中医养生之秋季养生法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于大肠,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 秋令燥气又有温凉之分,一般认为早秋气温尚高,故为温燥;晚秋气温下降,故为凉燥,无论温凉,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但二者在临床上还是有区别的,温燥伤人,常表现为不恶寒或微恶寒,发热较明显,脉呈细数;而...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326.html

凉燥_时病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而寒,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嗌干、干咳连声、胸满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白薄而干等症。这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liangzao-1073.html

秋燥咳嗽分清温与凉_【中医宝典】

...未退尽,一旦肺部遭受温燥之邪侵袭,多属温燥咳嗽;深秋时节,天气渐冷,寒风肃杀,万物凋谢,如寒燥之邪犯肺,津液耗损,多为凉燥咳嗽。 温燥咳嗽: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带有血丝,咽喉痒痛,声音嘶哑,唇干,鼻干,渴喜凉饮,舌边尖红苔黄,脉浮细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967.html

燥邪实质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较轻,传变亦较少。津液不足的干燥症和寒束肺卫的伤寒类似症同时出现,是本病的重要特征,也是与伤寒相鉴别的重要之处。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对本型凉燥证候作了具体概括:“凉燥犯肺者,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而塞,状类风寒,惟唇燥噫干,干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067.html

秋燥蠢蠢欲动润燥立即行动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发生在出血过多之后。由于成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一样:治疗外燥宜轻宣,对付内燥则宜滋润。 除此之外,外燥也有温燥和凉燥之分,早秋有夏火之余气,此时多为温燥,晚秋则接近冬天,寒气渐逼,此时空气中水分也会减少,多表现为凉燥。 秋季凉茶重养阴 ...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022.html

温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或不咳,脉弦细,舌光绛,甚则痉厥。治宜育阴潜阳为主,用三甲复脉汤、专翕大生膏等方(见《温病条辨·秋燥》)。参见秋燥、凉燥等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49.htm

食疗防春燥分清温和凉_【中医宝典】

...春季,乍暖还寒,风高物燥,人们最容易发生燥邪疾患。预防春燥最安全的方法是食疗,不仅益体,更能防病,但春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因此,根据寒热温凉的不同,对症选择药膳进行食疗是预防春燥的关键。 一、温燥型 表现为干咳、连声作呛、口干、痰少而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2.html

辨证施治_《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连翘10g、银花10g。加减:热盛心烦加黄连、竹叶、滑石、甘草;湿盛者去银花、连翘,加藿香、紫苏、苍术、神曲。年高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四肢厥逆,脉沉细者加人参、熟附片、桂枝。4.秋燥感冒主证:秋燥有凉燥、湿燥之分。发热、恶寒、无汗、...

http://qihuangzhishu.com/1045/7.htm

燥邪犯肺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 相似证候的辨别。详见前两节。 辨证注意点:①新病;②发病于秋季;③伤津干燥之症,如干咳、痰粘不出、唇鼻干燥等;④肺部症状,如咳、痰之类。兼寒象为凉燥,兼热象为温燥。...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74.html

四季滋补顺天时_中医食疗药食同源_【中医宝典】

...,情绪多烦闷焦燥; 秋季:气候凉燥,人口鼻干燥烦闷; 冬季:气候寒冷,人阴气盛而心沉静。 所以说,我们若要保证自身健康,保证自身皮肤和五脏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处于良好状态,无论气候多麽变化多端,而始终保持身体长期健康,那麽就应该顺应气候特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498.html

共找到2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