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发热症鉴别诊断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季苔白腻、脉濡缓湿温病、湿遏卫气证发热重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痰少而粘、鼻燥咽干口渴、发于秋季舌红苔白、右脉数大秋燥病、温燥证恶寒重发热轻、头微痛、无汗、咳嗽痰稀、鼻塞流涕、唇燥苔白而干、脉弦秋燥病、凉燥证头痛无汗、心烦口渴、尿短赤、脘...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44.html

参合六十年客气旁通图_《疫疹一得》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阳明(五之气 温风乃至万物乃荣 大凉燥疾 早寒 凉风大作雨生介虫 秋气温热热病时行 时雨沉阴)阳明(客)太阳(客)厥阴(客)少阴(客)太阴(客)少阳(客)太阳(终之气燥寒劲切 大寒凝冽 寒风飘扬雨生鳞虫 蛰虫出见流水不冰 凝阴寒雪地气湿 冬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henyide/325-7-1.html

咳嗽连声、干咳无痰已月余_《名师垂教》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由于风热袭肺。这也为我们的辨证提供了必要的佐证。既为燥寒而致之咳嗽,故采用辛开温润法,以辛温之品开肺而散寒,温润之药温肺而润燥,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医生乙】请老师谈一下寒燥咳嗽及其证治。【老师】寒燥咳嗽即凉燥咳嗽之寒证偏重者,一般发生于深秋...

http://qihuangzhishu.com/1039/12.htm

咳嗽连声、干咳无痰已月余_《名师垂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由于风热袭肺。这也为我们的辨证提供了必要的佐证。既为燥寒而致之咳嗽,故采用辛开温润法,以辛温之品开肺而散寒,温润之药温肺而润燥,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医生乙】请老师谈一下寒燥咳嗽及其证治。【老师】寒燥咳嗽即凉燥咳嗽之寒证偏重者,一般发生于深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shichuijiao/1039-14-0.html

润燥(清燥、凉燥)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是使用滋润药以治疗燥热证的方法。燥证分内燥、外燥二种。外燥是外感燥气致病,内燥是内脏津液亏损之证。润燥分为“轻宣润燥”、“甘寒滋润”、“清肠润燥”、“养阴润燥”、“养血润燥”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441.htm

嘴唇干燥用中药_奇效良方_【中医宝典】

...干燥有一些误区必须警惕(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在秋冬季节应格外注意保护人体之阴液。除了这个季节凉燥之气偏胜之外,人们很多错误的生活习惯也容易耗伤阴液。那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613.html

也谈燥邪的实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初秋因夏热余气未除,感人后成为温燥,多以桑杏汤治疗;秋末已临近寒冬,感人后多为凉燥,多以杏苏散治疗。历代医家对于秋燥的论述及治疗证明了秋季燥邪伤人的必然性,如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吴鞠通等皆有专篇论述秋燥的诊治。 笔者认为,对于燥邪的实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271.html

阳明病之燥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阳明病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讨论燥。但是,这个燥是本燥还是标燥却应该搞清楚。阳明的本燥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它是凉燥。所以,《内经》又称为清气。当然,太过了就成为清邪。这与阳阴主合,主收,主降的特性相符合。而阳明病呢?就是阳明这样一个主合,主...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25.htm

新感秋燥说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润燥。病有风燥、凉燥、暑燥、燥火、燥郁夹湿之分;药有辛润、温润、清润、咸润、润燥兼施之别。燥邪初伤肺气,气为邪阻,不能布津外通毛窍,故身无汗,寒热疼痛;又不能布津上濡清窍,下润胃肠,故口干、舌燥、喉痒、干咳、胸闷、气逆、二便不调。治者当辨...

http://qihuangzhishu.com/723/71.htm

立秋后小心“阴暑”_【二十四节气】

...感到干燥。 燥是秋的主气,其引起的疾病有温燥(初秋)和凉燥(深秋)。初秋仍有夏的高温,加上天晴少雨,气候干燥,此时感染到的燥邪为温燥,主要伤阴,即损害人体的津液。症状是皮肤干燥、眼干裂、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243.html

共找到2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