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脉_【中医宝典】

...认为,脉象可以反映人体脏腑的状态。就性别而言,藏医男性之脉以其左手之脉为准,用医生右手三指切;女性患者则用右手就诊,医生以左手三指切脉。再另一只手的脉作为参考。 人体正常脉象有阴脉、阳脉、中性脉三种。阳脉的脉势粗壮而搏动缓慢,阴脉的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中医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病情无遗。后世胪列愈伙·指下愈乱,似精反粗,欲明反晦。蓄求迹而不明理之过也。”家枢要亦云:“得其理,则象可得面推矣。是脉也,求之阴阳对持统系之间,则启源而达流,因此面识彼。无遗策矣。” (一)气的变化对脉象的影响 1.气盛:气有余,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06.html

中医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宝典】

...脉的形成原理,一言以敝之,乃气与血耳。脉乃血脉,赖血以充盈,靠气以鼓荡。正如家枢要亦云:“得其理,则象可得面推矣。是脉也,求之阴阳对持统系之间,则启源而达流,因此面识彼。无遗策矣。” (一)气的变化对脉象的影响 1.气盛:气有余,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77.html

张璐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刻行。康熙中。取医归残稿,从头检点,并易名医通张氏医通)。另着有三昧一卷(1680),专明脉理;本经逢原四卷(1695),干金方衍义三十卷等。后世汇辑成张氏医书七种(又名张氏医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lu/index.html

家枢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滑寿 朝代:元 年份:公元1359年 序 脉象大旨 左右手配脏腑部位 五脏平脉 四时平脉 呼吸沉浮定五脏脉 三部所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shuyao5305/index.html

人迎气口脉的实用价值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比较的诊脉辨证方法:衡量二脉脉象协调与否,用以测定人体阴与阳,脏与腑,表与里相对而又统一的动态变化情况,来诊断疾病。 人迎在头,气口在手,虽然部位不同,但全身脉道属于一个系统,所以二脉搏动的节律、脉率,起伏往来,步调一致,灵枢·禁服篇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5.html

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罗东逸曰∶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古今察脉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之诊法甚详,脉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病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道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盖由不知脉为胃气之本源,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mingyihuicui/631-6-14.html

脉象口诀歌在线阅读

...痛。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95.html

钩玄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大则病进”等等,系统阐述了脉象对人体机能、疾病病机、疾病传变等认识,并逐步演变成为中医脉象体系的框架。 从古代中医难经脉经之后,脉象诊断的地位有了质的提高,“必言脉”、“平脉辨证”逐渐成为中医诊病的标志,也成为指导中医辨证用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08.html

中医脉象之紧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紧脉属于复合因素的脉象,它具有脉形和力度的变化,紧脉是在张力强亦即弦脉的基础上,加以指下有不稳定感的脉,所以有牵绳转索,左右弹人手之说。 紧脉在早期的医籍例如内经中记载的不多,似尚在形成的过程中,例如:“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5.html

共找到474,2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