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明论·素问·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故犯贼风邪者,...

http://www.wenxue360.com/guji/992.html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在表、外、上 阴:在里、内、下 2、辨别证候的阴阳属性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为总纲。 阳――表、实、热 阴――里、、寒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67.html

秋分:阴阳平衡调饮食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痰湿体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患有皮肤病、哮喘者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胃寒者应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论哪种人,都应防止实者更实、者更而导致阴阳失调。饮食调养方面要体现“则补之,实则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448.html

八钢辩证之阴阳辩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其主要者有阳虚证、阴虚证、阴盛证、阳盛证,以及亡阳证、亡阴证等。此外,阳亢证、阳浮越证等,亦可是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所谓阴盛证实际是指实寒证,所谓阳盛证实际是指实热证。阳虚证即虚寒证,阴虚证即虚热证,其临床表现详见虚证。 1.阴盛证(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36.html

中医基础之阴阳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真寒假热。 此外,阴盛于下,阳浮越,亦可见面红如火,称为戴阳,亦是阳虚阴盛,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的一种表现。 阳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寒”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寒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91.html

中医阴阳变化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现分述如下: (一)阴阳的相对性: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23.html

阴阳变化的规律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脏腑的阳偏,此为阳消,称为“阳虚”,此时“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阳,故阳虚见寒证,这种现象称为“虚寒”。 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常处于相对平衡的,如果“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导致疾病的发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1.html

阴阳气血失衡的原因_阴阳气血失衡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为“元气亏损,肾不调”,肝腑功能失调,脾、肝、心、肾虚损,气血失和,阴阳失衡;寒湿外袭,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内外合击,则气滞血淤,脉道阻塞 气滞血瘀,阳气不能下达。...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YinYangQiXieShiHeng339147.htm

产后羸预防_产后羸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宜识思焉) 黄耆三两]当归参生姜各二两]淡豉三合]猪肾二枚]粳米三合],薤白三合], 上以水一斗五升先煮猪肾取六升下诸药煮取二升分为三服 又方猪肾一煮入葱豉作如常食之《济阴纲目》之羸的详细介绍,还有《济阴纲目》之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http://jb39.com/jibing-yufang/ChanHouXuLei252048.htm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就其阴阳属性来说,亦不外阳盛、阴盛、阳虚、阴虚等四大类病变而已。 另外,机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亦常导致对方之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最后则可导致阴阳,气血亏,此即慢性病常见之病理发展过程。 (2)说明人体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42.html

共找到112,2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