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两补_《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劳者温之”的治则,对阴阳两伤,气血亏者,先生以附子与党参、别直参、黄芪、山药、熟地黄、当归、白芍、山茱萸、黑大豆、阿胶珠、龙眼肉等同用,藉以阴阳气血同调。如”徐,男,病后,舌光红少苔,温度偏低。此阴阳之疾,久延便是虚劳。当归、白芍、...

http://qihuangzhishu.com/1050/3.htm

阴阳之道——天人合一感应中产生的阴阳_【中医宝典】

...通。 天地阴阳选择了中华平原,此处的地理环境与人的内景相通,但只有致极时,方能感而遂能,才能达到天人感应,才会创造般的发明阴阳理论。 由上五个条件,只有中华平原地带才具备完全,所以阴阳大道在此处不会被灭亡。但第五个条件,是以人为本。现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4.html

阴阳的相互关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在统一体中的阴阳方,始终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不断运动之中! ◎请看一天中的阴阳运动变化: 昼 — 阳 上午—阳渐长,阴渐消—阳中之阳 下午—阳渐消,阴渐长—阳中之阴 夜 — 阴 上半夜—阴渐长,阳渐消—阴中之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6.html

阴阳大义_【中医宝典】

...器,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此时为动时阴阳,为二体一端。 知此阴阳二义,即可知病之理。僻如桂枝补法,以阳和阴。若伤寒里未实,而用下法,则里而又,邪可乘虚入里,以成结胸痞满。此时先下为去为阴,为之更,邪入为阳,反而成实。此时人与病,即正与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0.html

中医基础之阴阳学说_【中医宝典】

...真寒假热。 此外,阴盛于下,阳浮越,亦可见面红如火,称为戴阳,亦是阳虚阴盛,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的一种表现。 阳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寒”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寒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65.html

阴阳变化的规律_【中医宝典】

...脏腑的阳偏,此为阳消,称为“阳虚”,此时“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阳,故阳虚见寒证,这种现象称为“虚寒”。 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常处于相对平衡的,如果“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导致疾病的发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31.html

陆德铭_一、燮理气血阴阳 崇尚阴阳互求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者补之,实则泻之”、“阴平阳秘”之义。在临证辨治时,病情往往是复杂变化着的,不要拘泥于一点而要综合参考分析,一个病往往是多个症状组合而成,不可能单纯表现为纯阴证或纯阳证,往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交错,而且随着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3-1.html

阴阳偏衰_中医知识_【中医宝典】

...脉细数等表现,其性质亦属热,所以称“阴虚则热”。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补其不足,者补之。 临床上,把阴虚则热称作“虚热”,把阳虚则寒称作“虚寒”。 阴阳偏衰为虚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补其不足”或“则补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shi/b35014.html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_【中医宝典】

...的病理关系,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阴阳互损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阴阳互损的最终表现为“阴阳俱损”、“阴阳”。 阴阳转化指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病理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47.html

阴阳大义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为阴,为之更,邪入为阳,反而成实。此时人与病,即正与邪,为二体,用药之治,为一端,为动时阴阳。 此阴阳之大义也。 阴阳大道——阴阳大义三大定律阴阳大义第一定律(太极定律):没有离开阴阳的气,亦没有离开气的阴阳阴阳大义第二定律(二仪定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3.html

共找到112,2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