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医学争鸣创新的评价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金元时期诸医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其突出的创新成就,对明、清乃至今日中医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一)金元医学争鸣兴盛的原因:“金元医学”在短短一百多年间,从诞生、成长到发展,始终贯穿着“开拓”、“创新”、“争鸣”这样一种新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1.htm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喜怒攻之于内,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穷下际,察五色,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夏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上述医学著作所以冠以“黄帝”之名,反映了人们对其尊崇和仰慕之心情。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7-8.html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中朝医学交流在明代,朝鲜李朝政府重视医药卫生,常聘中国医生前往诊病教授,并派本国医生到中国求教,收集并列行中国医书。鼓励输入中国药材,推行“乡药化”。这一时期中朝医药交流十分活跃,呈现出中朝医学融和景象。洪武间,中国闽中道士杨宗真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9.html

辽夏金元少数民族医学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从事讲经外,他也深谙印度古代医学,在西藏亲自传授印度的“医学八支”,对于藏医学的发展起十分明显的影响,他曾编译《头伤固定外科手术治疗》等著作,也是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一个特点。这段期间里,西藏的医学有几个特点,值得特别提出。首先,是较大量地翻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7.html

医近代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清末时期的医学教育我国近代西医学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晚清时期:(1840~1911)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这一时期处于满清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同时帝国主义以医药作为侵略工具,将西方医药学知识传入我国,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8.html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在意识形态方面,佛教经南北朝的长足发展,到唐朝进入鼎盛阶段,唐高祖托附老子李聃为先祖,提高了道教地位,而儒学则一直是统治者始终尊崇的治国之本。佛道儒的发展对医学和医学家也产生重要影响,许多医学著作中也可看到儒、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0.html

藏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他也深谙印度古代医学,在西藏亲自传授印度的“医学八支”,对于藏医学的发展起十分明显的影响,他曾编译《头伤固定外科手术治疗》等著作,也是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一个特点。这段期间里,西藏的医学有几个特点,值得特别提出。首先,是较大量地翻译印度医学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17.htm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文、算学、冶金、纺织、制陶、水利工程、建筑、机构等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春秋战国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一、职业医生和医学专著的出现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专职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1.html

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三国以后,与外国的陆上、海上交通均已逐渐发达,交往逐渐开展,其间自然也带来了医药卫生方面的交往。一、中印医学交流中印两国,都是古代的文明古国,各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两国的医学在古代都已十分发达。早在后汉时期波斯籍佛徒安世高开始翻译佛经,其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38.htm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唐韻》余制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制切,𠀤音曳。水名。《說文》水受九江博安洵波,北入氐。《水經》泄水,出博安縣,北過芍陂,西北入于淮。《註》博安縣,地理志之博鄕縣也。 又散也。《詩·大雅》俾民憂。《傳》,去也。《箋》猶出也,發...

http://hanwen360.com/k/6CC4.html

共找到64,8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