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者职位名。周代掌管医药行政及医疗工作的最高长官。《周礼·天官》载:“医师上士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郑康成注“医师,众医之长。”北周、隋唐太医中亦设有医师,隋唐时其职位在博士、助教...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41.htm

李时珍的太医生涯_李时珍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李时珍的太医生涯1551—1557年这段时间内,封建皇帝征如医官,下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于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推荐到了北京。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lishizhendetaiyishengya.html

疮肿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外科。早在唐代,太医就将医科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五科。疮肿科主要负责跌打损伤、疔疮肿疡等方面疾病的医疗任务,因此,大致相当于现在外科(包括正骨、皮肤科)的医疗任务。宋之沿袭此制,但已...

http://qihuangzhishu.com/167/878.htm

中医分科演变琐谈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在唐代的太医,包括医学与药学两大部。医学部又分设有体疗(内科)、疮肿(外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五官科与口腔科)和角法。上述各科由于专业要求不同,内容的难易与多少有别,学习的年限也就不一致。体疗学习7年,疮肿与少小都是学5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0.html

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阴两脱,则见面色苍白、汗出气短、血压下降、四肢抽搐、神志不清、舌淡、脉细数。治法:取督脉和任脉经穴为主。热蒙心针刺用泻法;气阴两脱可用灸法。处方:百会、人中、十宣、曲泽、委中、阳陵泉、承山、神阏、关元。转筋者,近取筋会、阳陵泉和承山穴以舒...

http://qihuangzhishu.com/93/457.htm

《针灸甲乙经》 —最早的针灸学专书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发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唐朝太医在学习针灸学时就是以该书为教材的。后来,此书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在国际上声望也很高。 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名静,晚年自称玄晏先生。西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县朝那镇)人。著名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35.html

李时珍太医生涯

...1551—1557年这段时间内,封建皇帝征召医官,下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于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推荐到了北京。 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84.html

古代医生名考略_【中医宝典】

...古代医生的别名略作统计,则有待诏、博士、牙推、郎中、大夫等名,唐人张祜《病宫人》诗有:“药饵无征待诏愁”之句,可见唐代医生亦称为待诏。辽代时翰林医院设医待诏之职。据《旧唐书·职官志》载,唐代太医列医博士、按摩博士等职,则知当时医生称为博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506.html

的解释_说文解字""字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公~。官~。 布置:部~。 签名,题字:签~。~名。~字。 暂代:~理。兼~。...

http://hanwen360.com/z/7F72.html

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宫廷的医事制度与医政设施1、医疗机构辽采取“官分南北”二元制度。北面官:设太医局,由局使,副局使及都林牙(林牙意为翰林学士)总领医政事务。南面官:设翰林院,有提举翰林医官、翰林医官,掌供奉医药及承诏治辽众疾。医官的编制及品佚空载不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1.htm

共找到9,2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