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祛风治牙痛、舌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也无效。刻诊:口干,入夜尤甚,不喜多饮,纳食欠佳,大便偏干。舌质暗红,少苔,脉细弦数。证属肺胃阴伤,风痰阻络。治以养阴祛风,化痰通络为法。方用增液汤合牵正散加减。处方: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沙参12克,僵蚕12克,全蝎6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015.html

小满要利湿 祛暑 养阴_【中医宝典】

...防热除湿”的准备,应坚持健脾利湿、清心祛暑、和胃养阴三原则。 健脾利湿 王自立说,夏季闷热潮湿,过湿对脾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但应注意,因苦味食物能泻能燥能坚,所以不宜多食。“小满”之际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804.html

小满养生要利湿 祛暑 养阴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的闷热、潮湿天气即将来临。所以,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要做好“防热除湿”的准备,应坚持健脾利湿、清心祛暑、和胃养阴三原则。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此时太阳黄经为60度。“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029.html

养阴解表(滋阴解表)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治疗素体阴虚,感受外邪,出现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症。可用加减葳蕤汤(生玉竹、白薇、生葱白、豆豉、薄荷、桔梗、炙甘草、红枣)去红枣。...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504.htm

小儿药证直诀·咳嗽·养阴润肺_中医临床中医儿科_【中医宝典】

...肺为娇脏,既恶寒亦恶热。若邪热内伏或虚火内、炽,均可灼津损络而致咳嗽气促、痰中带血。邪热为外来之因,属实;虚火系内在之变,属虚。但虚火又常是在邪热久羁、肺阴受灼的病理变化下产生的。钱乙对肺阴虚病嗽咯血的患儿常取养阴补肺法。如谓“肺脏怯,唇...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880.html

秋分宜登高远眺养阴润燥_【中医宝典】

...9月23日是秋分,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从此北半球白昼渐短,夜晚变长,天气也慢慢变凉了。按照中医理论,建议人们在此时注重养阴润燥,不妨登高望远来保持神志安宁。 古书《春秋繁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975.html

夏少农_四、养阴疏化法治甲状腺腺瘤、囊肿和慢性腮腺炎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厥阴肝经循行所过,但肝脏体阴用阳,易升易亢,欲使肝阳不致妄动,必赖肾水之涵养,故应属阴虚痰瘀气滞之阴证,宜用养阴疏气化痰之法。曾于临床治疗30例病人,治愈率达30%左右,总有效率90%以上。腮腺炎中医称“痄腮”,有急慢之分,急性者易起易消,...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iashaonong/509-3-4.html

秋季养生重养阴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通常是白天热,入夜凉,身体有不适症状,很容易伤风感冒,旧病也容易复发。 因此秋季养生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以“养护收藏”为原则调养身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为转换时期,即将进入冬寒,应养精蓄锐...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13.html

补气养阴的西洋参_补气补血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 主要产于美国、加拿大及法国,我国也有栽培。 别名:西洋人参、洋参、西参、花旗参。 主要化学成分:人参皂甙。 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应用:适宜气阴虚有火、肺热燥咳、气少懒言、四肢倦怠、烦燥易怒;热病后...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3131.html

十月顺时养生:控情绪防燥邪养阴精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十月是秋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 天气特点:中医讲究“春夏养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003.html

共找到6,2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