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干纳脏腑之谬辨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癸之.膀胱蓄水也而壬之.是杂客之水.反出真元之上矣.不亦颠倒纰谬耶.所以然者.大约以脏腑阳误之.不知脏亦何尝不生阳.而必以六腑为夫也.后学不悟.仍其讹舛.曰为从事.吾不知此倡于何人.缘不读内经故至斯耳....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8-2.html

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传世巨著,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学术氛围。这一时期,医学界也出现了改写历史的重大事件。其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的问世可以是医学史上的头等大事。 素问 灵枢 黄帝内经是一部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0.html

内经金匮水肿腹胀症因各别治法不同_症因脉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此二条,金匮以脉沉主表,立从症不从脉之法也。又云∶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而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此又以脉沉脉浮,以分太阳少阴表里主治,而总结上文三阳水肿治法也。又云心水少气不得卧,肝水腹大胁下痛,肺水小便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yinmaizhi/646-9-5.html

厥逆痹病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腹满 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阴为阳根.而阳为使.不能副阳.则三阳厥.三阳不为使.则阴亦厥.太阴虽阴盛.而常秉少阳之气以为和.今太阴独阴无阳而不能下行.则阴自上逆.脾既不运.胃气亦留而不行.故腹满 胀也.不能行气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11-1.html

浅议“阳加于谓之汗”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玉生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谓之汗。”原文是说明三阳经脉的阴阳变化发病及预后,所以后世医家对此注解亦多以此为据,认为系阴脉及阳脉的变化而成为汗。例如明代张景岳:“阳言脉体,阴言脉位,汗液属阴而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71.html

脏腑_指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合,癸壬并源;包络与三焦合,营卫相亲。以阴阳交媾言∶阴从天降,手太阴肺、手少阴心、手厥阴心包络,列之于上;三阳从地升,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手少阳三焦,列之于下。其中脾阴胃阳、肝阴胆阳、肾阴膀胱阳,更迭相济。以脏腑经络言∶手之三,从胸...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zhichan/786-5-31.html

任病论_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之症.实为无阳之症.盖阴中苟有真阳.则真阴充满.和顺自得.上会三阳.以至于两目之间.而无病矣....

http://qihuangzhishu.com/726/56.htm

附论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余时.亦无不奉令.此所谓转也.一者回逆.则胃气不营.而脏已病矣.一者为阴阳开辟之转.三阳之开辟枢.合为一阳.阳所以能倡.阴之开辟枢.合为一所以能和.若其次稍失.则阴阳之内神有不和.而太过不及之气见矣.故一身之气.经络之会.四时之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7-7.html

三阳并至其绝在肾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者,即指上文天度四时阴阳星辰日月光言,所以医道合于才,必尽知之,斯可以垂教后世,不致疑殆,永传为宝矣。而道上知天文等四句,与气交变大论同,详运气类十。)雷公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8-8.html

黄帝内经的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内科方面的疾病,据隋书.艺文志记载,除了有黄帝内经外,还有一本黄帝外经。这两本书是姊妹篇。看来,黄帝内经是针对黄帝外经的。 那么,在“内经”之前为什么要冠上“黄帝”呢? 原来,黄帝是古代的帝王,姓公孙氏,又因他生于“轩辕...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0993.html

共找到560,3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