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时期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教育制度的建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不久教育部颁布了一些改革教育的决议和法令,废除封建教育,建立近代教育体系。1912年10月,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壬子学制),1913年经修改后称“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医科分医学、药学二门,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6.htm

《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发明和药用 三、汤液的创制及意义 夏商西周时期巫与医药的关系 、巫医及其职业 二、卜筮所涉及的诊疗知识 三、白巫术中的医药活动 四、巫的流变与趋向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index.html

医学墓地上的叙事之花_【中医宝典】

...恐惧与奋争的心态实属自然。可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如果不能保持冷静,恐怕会得不偿失。 自从上世纪初“中”在“西医”这个他者的注视下从中国医学传统中走出,与西医之间的抗争就不曾间断。最初“中词只有在传教士办的医学刊物上才能见到。这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15.html

明代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父子相继,或翁婿相传,极利于医学专门化,《霉疮秘录》的作者陈司成便是八世业之家。部著作常是父作于继,连绵续世,始克完成。这样形成的著作大都有专门性、独特性和权威性的特征,切于实用,得到公认。杨济时的《针灸大成》、万全的《幼科发挥》、薛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0.html

古代医学情志学在现代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_【中医宝典】

...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使心理疾病呈上升趋势,也使心理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因素作为某些疾病的发病原因,这是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共识。如何应用古代医学情志学的精髓来丰富现代医学心理学的贡献不仅表现在考证了疾病的心理病因,阐明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60.html

民国期间广东《杏林医学月报》核心作者简介_【中医宝典】

...量排在前10位的核心作者(发文30篇以上)共有12名。现简介如下。 陈应期(兆瑞) 广东翁源县医家,曾任翁源中医研究社社长兼赠主任,[1]著有《医学实录》,为《杏林医学月报》、《谔》和《健康报》的赞助人。主治内科,擅治咳血,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4.html

海沉浮_【中医宝典】

...“永嘉派”,活动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大约为公元1174~1244年间。正相当于北方刘完素、张子和、张元素、李东垣学术活动进入高潮,河间、易水学派形成阶段。自古以来,就有“儒之门户开于宋,之门户开于金元”的说法,医学派别出现的意义,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00.html

中医是种文化还是门技术_【中医宝典】

...中医理论体系,历史证明这些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再来看日本的汉方医学(日本的中医药),日本汉方研究曾经盛极一时,其制剂工艺技术先进,设备精良,但因为文化的差异,其医家受汉语水平的限制,难以把握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及科学的真谛,在发展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810.html

台湾医学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岁。关于医学著作,此期尚少。《台湾杂记》载有:清·黄逢昶《医方》书,据称“台湾横山跨海,烟瘴迷漫,忽雨忽睛,湿热又相乘为患,内地人不合水土,致病亡,爱拟医方。壬午三月禀请岑宫保刊行,人多资调治,板藏台北府考棚内,后为滇军取去”,未见。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02.html

清末时期的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吸收了西方医学与教育的内容,新教育体制确立,各式新形学校纷纷出现,开始进入近代医学教育体制。、早期西医人才的培养1900年以前,西医人才的培养与教会医院有密切关系。传教士医师为了医疗上的需要,在医院或诊所招收中国学徒,教以浅简的医学知识...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5.htm

共找到418,3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