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政法令、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地方也设有“医学”专门培养医药人才。()国家医学教育机构太医局 医学教育设立机构,始自仁宗庆历四年(1044),太常寺置太医同,于翰林院选拔医官讲授经。王安石变法后,推行三舍升试法,改革医学教育。熙宁九年(1076)...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1.html

清代少数民族医学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简要”、“病”、“对症(病)下药”,一般是、二种药方,少数七八味药方。苗医单方很多,专病专方,以单验方治病为主。 六、彝医药 迄今,较多的彝方面的专书都是在明清时期著成或誊抄的,尽管书中反映的某些医学思想或内容是比较早期的,有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7.html

医学史的概念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在概念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中国医学史历史悠久,它是研究中国医学本身发生发展历史的学科;中国史学则是以中国医学史为研究对象的门元科学。它是研究中国医学史这门学科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要把历史本身研究和把研究历史学科作为对象的研究混为一谈。如果...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5-2.html

关于医学的起源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巫,这是不真实的。巫主要是充当人与鬼神交通媒介的,是原始的宗教,是神学,在本质上是与作为科学的医学尖锐冲突的。医学越发展,与巫之间的斗争就越尖锐,巫术就更成为医学发展的桎梏。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医学家提出的“信巫不信”作为六不治的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htm

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思想_【中医宝典】

...作为门至今仍傲然屹立于现代世界科学之林的传统学科,中医学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精深的科学内涵,而且具有独特的诊病手段和良好的治疗效果。自明末清初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长期共存,同步发展,并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33.html

编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巫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动物越高级,其本能越减退,所以以动物本能为的唯一源泉是难以成立的。圣贤创说则是复古思潮的产物。所以说医学起源问题绝非某单纯观点所能圆满解释清楚的。(三)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形态结构。中国古代医学是传统医学的发展范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4-0.html

医学史的发展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科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发展中的系统性,这无论在传统医学科学或现代医学科学中,都有着明显的表现。每课题或学科问题的顺利解决,都需要其他学科或专题的密切配合和合作,需要共同努力分工和各司其职。医学发展在当代面临着分科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往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9.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五)_【中医宝典】

...的药王山、青海塔尔寺的门巴扎仑(医学校)、内蒙古的三镇医学旧址等,都具有史博物馆的性质。这些史文物与胜迹,生动而直观地证明了中国医学的悠久历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中国史博物馆学是中国医学史与博物馆学交叉的门新学科,是中国史学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40.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三)_【中医宝典】

...多源综合说,其间有一个内在的逻辑发展过程,人类医疗活动的历史比巫出现要早,所以单纯强调医源于巫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动物越高级,其本能越减退,所以以动物本能为的唯一源泉是难以成立的。圣贤创说则是复古思潮的产物。所以说医学起源问题绝非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38.html

中医历史-中国医学通史简编_【中医宝典】

...则各不相同,然而却能从中看出上下的衔接与发展变化。 (二)关于医学起源问题。中外史界、科技史界历来对此意见分歧、见仁见智,往往使人莫衷一是,无论是巫源说、动物本能说、圣贤创说等等。均不无道理,但又各有偏颇,通过综合分析,本书在编写中主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9.html

共找到418,3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