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论后序》苏洵 吾论《洪范》以五福六极系皇极之建与不建,而且不与二刘之增眊与阴,或者犹以刘向、夏侯胜之说为惑。刘向之言:“皇极之建,总为五福;皇极之不建,不能主五事,下与五事齿而均获一极,犹平王之诗降而为《国风》。”夏侯胜之言曰:“天...
...1、《补遗》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2、《田戎》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3、《散句》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4、《延岑》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5、《公孙述》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6、《王元》原文-出自《东观汉记》 7、《隗嚣》原文-...
...即今川中棕榈。海药云∶谨按徐表《南州记》云∶生岭南山谷。平、温。主金疮疥癣,生肌止血,并宜烧灰使用。其实黄白色,有大毒。不堪服食也。...
...《史论·制敌》苏洵 兵何难?曰:难乎制敌。曷难乎制敌?曰:古者六师之中,士不能皆锐,马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利,故其兵必有上、中、下辈。力扼虎,射命中,捕敌敢前,攻垒敢先乘,上兵也。习行阵,晓击刺,进而进,退而退,中兵也。奔则蹶,负则喘,迎...
...《史论·明论》苏洵 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虑有所及,有所不及。圣人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丧其所及。故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贤人之治天下也以时。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
...右《大业拾遗记》者:上元县,南朝故都。梁建瓦棺寺阁,阁南隅有双阁。闭之忘记岁月。会昌中诏拆浮图,因开之,得笋笔千余。头中藏书一帙,虽皆随手靡书,而文字可纪者乃隋书遗稿也。中有生白藤纸数幅,题《南部烟花录》,僧志彻得之。及焚,释氏群经僧人惜...
...一.本记以咸、同、光、宣四朝之事居多,初名《四朝野记》,兹以四朝未能并包,故易今名。 一.凡朝廷、社会、京师、外省事无大小,皆据所闻所见录之,不为凿空之谈,不作理想之语。 一.所闻之事必书明闻于某人,或某人云。 一.前清之事有闻必录,不分...
...1、《前汉记》序(原文) 2、《孝平皇帝纪》原文-出自《前汉记》 3、《孝哀皇帝纪下》原文-出自《前汉记》 4、《孝哀皇帝纪上》原文-出自《前汉记》 5、《孝成皇帝纪四》原文-出自《前汉记》 6、《孝成皇帝纪三》原文-出自《前汉记》 7、...
...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绥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又周举移书乃魏武《明罚令》、陆[岁羽]《邺中记》并云,寒食断火,起于子推。《琴操》所云子绥即推也。又,云五月五日与今有异,皆因流俗所传。 据《左传》及《史记》...
...《六经论·书论》苏洵 风俗之变,圣人为之也。圣人因风俗之变而用其权。圣人之权用于当世,而风俗之变益甚,以至于不可复反。幸而又有圣人焉,承其后而维之,则天下可以复治;不幸其后无圣人,其变穷而无所复入,则已矣。昔者,吾尝欲观古之变而不可得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