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二十六章谁肯放下自私的包袱_道家_【文学360】

...笑话说过了,再来正经的。读本章这一节原文的深意,以我个人的浅见来说,已如上面讲过,正是老子指明“人法地”的准则。我们生命立足点的大地,负载万物和一切,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索取人们和万物付于任何代价。它总是默默无言地,静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老子·道经·第五章译文及注释

...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注释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48.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章老子素描修道者的人生_道家_【文学360】

...接着,下面一段,可以说是老子的“劝世文”。“荒兮其未央哉”,“荒”是形容词,像荒原大沙漠一样,面积广大无边,永远没有尽头。这句话放在这一段里,应作什么解呢?——《易经》最后一卦“未济”。我们看看历史,看看人生,一切事物都是无穷无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8.html

第七十八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敦煌辛本作“故柔胜刚,弱胜强”。又“不”均作“能”。 谦之案淮南道应训引老子“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与傅奕本同。唯傅本无二“也”字。 故圣人 严可均曰御注作“是以圣人言”,王弼作“是以圣人云”。 罗振玉...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4.html

老子他说》第八章水的人生艺术_道家_【文学360】

...“到江送客掉,出岳润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辞地做。但是,它却永远还不要占据高位,更不会把持要津。俗话说“人往高处爬,水向低处流。”它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的人世间,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4.html

圣人的解释_圣人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sage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emperor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

http://hanwen360.com/c/93203.html

第七十九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章炳麟曰“死生契阔”,本又作“挈”。韩诗说曰“契阔,约束也。”然则因时约剂暂为事○者谓之契。老子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小◆答问)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严可均曰“故有德”,河上、王弼无“故”字。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5.html

第四十九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圣人在天下,惵惵焉。”“惵惵”即“歙歙”异文,“焉”与“为”同。足证古本“歙歙为”句,“为”与“焉”同。 谦之案刘说非也。各本均作“在”,不作“任”,此全句当为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浑。”“在天下”与“为天下”对,“怵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5.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八章评析

...人们,而应当让人们返回到自然素朴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在本章里,老子还主张用柔弱、退守的原则来保身处世,并要求“圣人”也应以此作为治国安民的原则。守雌守辱、为谷为溪的思想,自然不能理解为退缩或者逃避,而是含有主宰性在里面,不仅守雌,而且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0.html

老子他说》第九章富贵难保的反面文章_道家_【文学360】

...”式的老子格言。 首先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可作两个层次来理解它 (一)一个人,真能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那么,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如果忘记了原有生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5.html

共找到432,0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