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第二章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_道家_【文学360】

...说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个道的幻境,妄自追求。其实,一存此念,早已离道太远了。因此老子便说“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随老子之后,后来从印度传来的佛家学说,也同样有此理论。例如大乘佛学所谓道体的“真如”,这个名词本身便自说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2.html

孔子故事择其善者而从之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求学的态度极为认真,求学的精神更为他人所远远不及。一次,为了学礼,孔子带着他的两个学生,千里迢迢,风尘仆仆,专程从鲁国去往东周王都洛阳拜访老子老子对他说“我曾经听说,‘善于做生意的人,把宝货藏起来,不让他人看见;君子之人,尽管身...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06.html

老子·道经·第十九章评析

...前苏联学者杨兴顺认为,“作为人民利益的真诚捍卫者,老子反对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一切文化。他认为这种文化是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下德’的圣人借此建立各种虚伪的道德概念,而只有‘朝甚除’的人们才能享用这种文化的物质财富。不宁唯是,这一切产生虚伪...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1.html

老子他说》第五章风箱式的说话艺术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为了说明天理的公平,与真正圣人的无主而任负化育,便直接指出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既不是谁所主宰,也不是天地的有心制作。万物的造化生灭,都是乘虚而来,还虚而去。暂时偶然存在的一刹那,只是有无相生的动态而已。因为有刹那绵延绝续常有的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0.html

老子·道经·第十三章评析

...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4.html

老子·道经·第五章评析

...驾临于自然之上来加以命令和安排。 老子对此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两件事加以解说。一是人们祭祀时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祷时用它,用完后随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样,圣人无所偏爱,取法于天地之纯任自然。即圣明的统治者对老百姓也不应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4.html

老子思想“视若刍狗”的一视同仁主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的思想中有平等观念。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意是说天地大慈大悲不存在偏爱之心,把万物看作草扎的狗;圣人也不存在偏爱之心,将百姓视为草扎的狗。老子并非主张视民众为粪介,而是主张政府对民众不带感情偏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7.html

老子·道经·第八章译文及注释

...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51.html

第十二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新书势卑篇“不獦猛兽,而獦田彘,……所獦得毋小?”“獦”即“猎”之别构。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谦之案牟子理惑论引无“是以”二字,高本汉老子韵考所据本无“是以圣人”四字。二章、七章同此。“难得之货,令人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8.html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_道家_【文学360】

...、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导读】 指出所要讨论的主旨为宇宙的起源,其目的是去寻找万物的“始”和“母”。为了达到目的,老子划定了不同的范畴常道,非常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5.html

共找到432,0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