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吃瘪-出自《老子他说》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原则,如果讲起理论来,或者作一学术性的文字报告,那就太多了,不是这里所能尽述的,现在只好举出一个人的故事来作说明。 前面曾经说过,老子的著作只有五千字,而后世研究老子的著作,可能有几千万字,倘使老子今日犹在,看了这些后辈们洋洋洒洒的大作,...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4.html

老子他说》第十章为政治国的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的内涵,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章的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章老子处世哲学的人证_道家_【文学360】

...,并不简单。也许他也是一个在当时局势中,不作第二人想的人物。但是他也深知刘秀不简单,这个位置已属于刘秀的,他就悠游方外,再也不想钻进圈套了。因此他就反披羊裘,垂钓在浙江桐庐的富春江上。这种作风,大有近似老子所说的“众人熙熙,如享太牢,...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0.html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 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20.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五章万道不离王道与人道_道家_【文学360】

...。谈到这里,我们看到这个“逝”字觉得很有趣。引申列子的话来说,便是“东方有圣人出焉,西方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老子认为道的本身,大到无量无边,无有涯际,因此名之为“逝”。同样的意义,佛经上“佛”亦有十个名号,“善逝”是其中之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8.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六章评析

...老子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的观点,而是认为老子的主张反映了农民小生产者的愿望。他说“‘圣人’要想统治人民,就得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就得把自身放置在人民后面。最后,要做到‘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难道这不正是当时处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9.html

老子·道经·第十七章评析

...老子在全书中第一次描画了他的理想国政治蓝图。第一句四个层次的划分,不是从古到今的时代或时间顺序,而是指为治理好坏的统治状况。在老子的观念上,理想的“圣人”是要“处无为之可,行不言之教”,要一如处“太上”之世,体“玄德”之君,能够“生之畜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9.html

岑参故事教子

...公元752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军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4.html

孔子故事孔子封谥考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故事孔子封谥考 孔子逝世于公元前479年,鲁国哀公亲制诔文悼念孔子,诔文中称孔子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的尊称。 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改称孔子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83.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五章评析

...老子在这一章里揭示了老百姓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对抗。从政治上讲,人民的反抗是由统治者的苛政和沉重的租税所引起来的,这是说,剥削与高压是政治祸乱的最实际的原因。老百姓在这种情况面前,只有铤而走险,毫不畏惧死亡。张松如先生说“本章文显义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8.html

共找到432,0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