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故事苏轼“欺”师_文学家_【文学360】

...苏轼故事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58.html

老子他说》第三章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_道家_【文学360】

...至于由《老子》这章后半段所引起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无为之治的政治思想,在以往的历史上,常被误解,乃至被有些领导一个时代的帝王位,有意或无意地歪曲它的作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7.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评析

...手段,使人民群众无法照旧生存下去的话,那么老百姓就会掀起巨大的暴动,反抗统治者的暴政。然而,老子对当世的统治者们失去了信心,而把希望寄托在理想中的“圣人”身上,只有“圣人”才懂得这个道理。圣人有自知之明,有自爱之心。他不会自我显示,不会自我...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5.html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老子的“士”的内涵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他说》第十五章老子的“士”的内涵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第七十一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病,是以不病”,又云“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傅、范本更赘,决非老子古本之旧。钱大昕曰“‘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石本但云‘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此类皆远胜他本。”是也。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7.html

老子他说》第二章流水行云永不居_道家_【文学360】

...不占有,为而无为。所以他便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所谓“处无为之事”是说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作应当作的事。作过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6.html

老子·道经·第二章评析

...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动词。 在第三句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8.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九章评析

...的纯真状态。这位体道的圣人,是被老子美化了的统治者,这是在前面几章里已经谈到过的。但是,正如张松如先生所说的那样,“老子是站是什么立场的说话?岂不显然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吗?不是的,这道理我们已经一再指出过了。他是作为农业小生产者即小农...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1.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章知识是烦恼的根源_道家_【文学360】

...古人有言“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就是说真理只有一个,东西方表达的方式不同。佛学未进人中国,“无学”的观念尚未在中国宏扬,老子就有“绝学”这个观念了。后来佛家的“无学”,来诠释老子的“绝学”,颇有相得益彰之效。 修道成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老子孔子问礼_道家_【文学360】

...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32.html

共找到432,0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