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升降浮沉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升降浮沉是指中药作用与人体的几种趋向,是与疾病的病理趋势相对而言的。一般而言,生浮药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向上向外的作用,如升麻、柴胡等;而沉降药则具有清热、泻火、泻下、利尿、消食、驱虫、平肝、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向下向内...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83.html

中药归经与升降浮沉_【中医宝典】

...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以药物的质地、形状等特征为依据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质轻者上入心肺,质重者下入肝肾。如质地重坠药理学、药物化学、药代动力学方法,从中分析其药效物质,明确其作用靶点、作用机制,才能将升降浮沉研究提高到现代水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442.html

读医随笔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 气能生血血能藏气 卷二下\脉法类(此卷是发脉简补义未尽之余义也) 单诊总按不同 浮沉起伏中途变易 脉不应病及脉平而死 脉中有线有吉有凶 脉有数道 止脉情势吉凶辨 摇摆...

http://qihuangzhishu.com/683/index.htm

内经的“天地”观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周于天外”的气候变化要素,分别以三阴三阳冠名(同上547页)。正因为五运与六气是天地中阴阳气的升降运动,“天干统运,地支主气”(同上554页),所以内经的运气七篇大中,“天地”多指五运六气而言。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652.html

升降浮沉”话中药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平遥县中医院 沿着历史的长河,追寻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体会中医药的灿烂文化,一部浩繁的医药史,使人诸多感叹。 内经云“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日月者,大自然也。大自然乃神奇的造物主,赋予人类优厚的物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055.html

升降沉浮_【中医宝典】

...是少数。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一般说来,病变表宜用升浮而不宜用沉降,如外感风寒,用麻黄、医学启源)。注意服药、服食与季节、气候的关系,这一思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14.html

许先生关中梁宽甫证_此事难知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春夏火气.至秋冬则退也.正宜于益气汤中.随四时阴阳升降浮沉温凉寒热.升降浮沉则顺.寒热温凉则反之.顺其和其气.为治大方也及见有证.增损服.或觉气壅.间服加减枳术丸.或有服间服加减枳术汤.数月后庶逆气稍回逆气回则治法可施但恐已至色青色...

http://qihuangzhishu.com/859/98.htm

上下升降气有国中神机气立生死为用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召,犹招也。上者必降,下者必升,此天运循环道也。阳必召阴,阴必召阳,此阴阳配合也。故高下相召则有升降,有升降则强弱相因而变作矣。六元正纪大曰∶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

http://qihuangzhishu.com/481/341.htm

阴阳五行学说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周礼注疏卷五,见十三经注疏,666页)语,这显然是运用五行概念来归类,以诊断疾病的指导疗养,所以五行概念应用于医学当周礼成书之前。内经中系统地总结了当时自然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例如素问·阴阳离合云:“阴阳者,数可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卷上·阴阳升降_医学源流

...人身象天地。天阳藏于地之中者,谓之元阳。元阳之外护者,谓之浮阳,浮阳则与时升降。若人阳气,则藏于肾中,而四布于周身,惟元阳则固守于中而不离其位。故太极图中心白圈,即元阳也,始终不动,其分阴分阳,皆白圈之外。故发汗药,皆鼓动其浮阳,...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06.html

共找到699,0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