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_《》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一医学堂,举甚美,意亦甚挚,余唯唯唯否否,迁延岁月,卒不能应。大吏热心兴学,一切新政次第举行,唯此医学界,尚觉棼如,切诘再四,无以谢之,不能不有以晓之日。噫噫噫,非不至要也,如所谓一切新政,皆之事也,道不明而欲使庶政更新,窃...

http://qihuangzhishu.com/291/3.htm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1423)和宣德五年(1430),朝鲜两次派芦重礼等医生来中国,邀请明太医院医生周永中和高文中,质疑并鉴定本国药草的真伪等。我国《医学疑问》载,1617年朝鲜陪臣随崔顺立等来中国求教医药问题。问答内容由傅懋先撰成《医学疑问》书。 明代,朝鲜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8.html

巫的流变与趋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巫是人类史前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巫产生以后,曾把人类医药的经验予以吸取、传承变异,给比较质朴的医药经验和朴素的知识披上层灵光,在医学史上形成了一个巫合流的混杂阶段。夏、商正处在这个阶段的鼎盛时期。随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崛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htm

门经论_《医学真传》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神农本草曰《本经》,黄帝灵枢、素问曰《内经》,皆圣经也。仲景先师,着卒病曰《伤寒》,着杂病曰《金匮》,此贤论也。门圣经、贤论,犹儒者之五经、四书也。故门经论,乃医学正传,其余《难经》、《脉诀》及后人一切方书,皆逐末亡本,肤浅不经,...

http://qihuangzhishu.com/858/6.htm

自叙_《》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医学堂,举甚美,意亦甚挚,余唯唯唯否否,迁延岁月,卒不能应。大吏热心兴学,一切新政次第举行,唯此医学界,尚觉棼如,切诘再四,无以谢之,不能不有以晓之日。噫噫噫,非不至要也,如所谓一切新政,皆之事也,道不明而欲使庶政更新,窃...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iyi5690/291-3-0.html

_《医学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道奚起乎?造物以正气生人,而不能无夭札疫疠之患,故复假诸物性之相辅相制者,以为补救;而寄权于,夭可使寿,弱可使强,病可使痊,困可使起,实代天生人,参其功而平其憾者也。溯自农皇肇起,辨草木以着药性;轩岐继作,明阴阳以着《内经》,至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enchuan/858-4-0.html

近代中医基础理论和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Shanghai Medical PublishingHouse,1920.陈邦贤:《中国医学史》第1版序,上海医学书局l920年),作者认为人学识有限,为了集思广益,倡建“史研究会”(Chen Bangxian Regulations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6.html

少数民族医学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重要的是公主带去了部《医疗大全》,藏族重要史书《贤者喜宴》把此书又称为《汉公主大医典》或《汉文成公主所持大医典》。此书由汉地来的翻译家、僧马哈德瓦和藏族翻译家达玛郭扎共同译成藏文,成为吐蕃王朝历史上最早的部藏文医学著作。 不久,藏王又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90.html

政机构设置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周代建立有较为完整的政组织和相当严格的考核制度,为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专职医疗人员,属天官冢宰统辖设医师之职官,总管医药行政。《周礼·天官,载:“医师掌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在医师之下设有“上士...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htm

医学著作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之说不确。 (3)反映了隋唐五代医药学术成就 敦煌经残卷,反映出隋唐五代医学理论和脉学的成就。如P.3655卷中,对习用的“明堂”词作出确当的解释:“明者命也,堂者躯也”。意为“明堂”指活着的人体。P.3477卷提出治脉的两种基本手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45.html

共找到418,3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