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咳勿滥用消炎润喉药_【中医宝典】

... 燥咳,有温燥咳嗽与凉燥咳嗽之分。一般以中秋节为界线,中秋以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中秋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故多出现凉燥。当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常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者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4224.html

辨清秋燥用对药_【中医宝典】

...、咯痰等情况就会出现。尤以秋分前后,人体最易感受燥邪。常见的燥邪大致分为温燥、肺燥、肠燥和凉燥四种,笔者提醒大家,对秋燥的治疗,要根据不同情况用药。 温燥:燥邪伤及肺卫时,会出现鼻咽干燥、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这时要注意,燥邪伤肺有温、凉之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249.html

不同药膳对待春天上火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等。 对春燥最安全的方法是选择药膳进行食疗。但春燥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应该对症灭火才是。 1.凉燥型。凉燥多发于初春季节,是燥邪与风寒之邪相结合侵袭人体的结果。病人症状有干咳、少痰或无痰、鼻咽干燥、喉痒,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症。 可用芝麻...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225.html

周仲瑛_燥胜伤津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郭立中 朱垚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名医工作室燥为秋令主气,外感燥邪有温燥和凉燥之别。初秋有夏火之余气,燥与热合,出现类似风热的症状,则为温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合,出现类似风寒的症状,则为凉燥。外感燥邪,既具有外感病临床表现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4-5.html

辨清秋燥用对药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前后,人体最易感受燥邪。常见的燥邪大致分为温燥、肺燥、肠燥和凉燥四种,笔者提醒大家,对秋燥的治疗,要根据不同情况用药。 温燥:燥邪伤及肺卫时,会出现鼻咽干燥、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这时要注意,燥邪伤肺有温、凉之别。一般来说,初秋时气温还没有明显...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390.html

燥病的预报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燥气通于肺”,燥分温燥及凉燥,温燥偏阳,凉燥偏阴,燥性为干,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燥胜则干”,故燥邪所致疾病的预报应以“燥—干—肺”的特点掌握其先兆症的规律。燥邪致病的特点为干涩伤津。如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说:“诸涩枯涸...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2.htm

秋季咳嗽病因不同 切忌乱吃药_药物养生_【中医宝典】

...对症下药,切勿随便服用止咳药物。 秋季咳嗽因病因不同,一般分为温燥和凉燥两种,在防治上有着不同的特点。温燥有咳嗽少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等特点,在治疗上主要是疏风清热、润肺止咳,常见的方剂为桑杏汤等。凉燥往往容易与感冒混淆,如头痛、恶寒、发热,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327.html

松节_《本经逢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苦温,无毒。发明 松节质坚气劲,久亦不朽,故筋骨间风湿诸病宜之,但血燥人忌服。松花润心肺,益气除风湿。今医治痘疮湿烂,取其凉燥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33/472.htm

清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润燥法之一。又称凉燥。治疗外感燥热伤肺的方法。症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或气逆喘急、咽干鼻燥、口渴心烦、舌干红无苔或薄白而燥。代表方剂为清燥救肺汤。...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473.htm

燥(燥气)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六淫之一。燥气易伤津液。临床表现为目赤、口鼻干燥、唇焦、、干咳、胁痛、便秘等,其中证侯偏热的为“温燥”,偏寒的为“凉燥”。阴津亏损的病症。参见“内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09/696.htm

共找到2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