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创,原为主治脾胃气虚发热的代表方剂。病由脾胃中气不足而起,治疗当补益脾胃元阳之气,升阳举陷,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生理功能。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即为四君子汤之意,补中健脾,益气和胃,大补脾胃元阳之...
...目录 《玉案》调气饮 《医学集成》调气饮 《金匮玉函经·附遗》调气饮 《陈素庵妇科补解》调气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玉案》卷五:调气饮【处方】广木香2钱,槟榔2钱,枳实2钱,苏梗2钱,青皮2钱,陈皮2钱,玄明粉4钱。【功能主治】...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入门》卷七:补虚饮【处方】人参1钱,麦门冬1钱,山药1钱,茯苓8分,茯神8分,半夏7分,黄耆7分,前胡5分,熟地5分,枳壳1分,远志1分,甘草1分。【功能主治】七情郁结,痰随气上...
...目录 《寿世保元》家传清气化痰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寿世保元》:家传清气化痰丸【处方】天南星4两,大半夏4两(2味先用米泔水各浸3-5日,以透为度,洗净切片,以碗1个,盛贮晒干,先姜汁、次皂汁、又次矾汁、又次消水,浸一旦夕晒干)...
...《备急千金要方》兼补浓朴汤并治诸气咳嗽,逆气呕吐方。浓朴 川芎 桂心 干地黄 芍药 当归 人参(各二两) 黄 甘草(各三两) 吴茱萸(二升) 半夏(七两) 生姜(一斤)上十二味 咀,以水二斗煮猪蹄一具,取汁一斗二升,去上肥,纳清酒三升合,...
...成为完整的治疗脾胃内伤“始得之证”的补中益气汤。 后世医家在使用补中益气汤时也多加减及合方使用,但灵活性远不及李东垣。具有代表性的加减有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和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读《薛氏医案》和《寿世保元》随处可见。 脾胃不足,痰湿易...
...父子相传.习以为常.此禀先天之气.非三因所致之疾.不可治也.(子和)若在女子.则前阴突出.后阴痔核.亦皆疝类.但不名疝而名瘕.故经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 瘕.(汇补)疝病分辨疝必睾丸先痛.次连小腹.次攻胸胁.有自下而上之象.若...
...LT48U/L、PRO82g/L、ALB34g/L。B超示:肝硬化,腹腔积液,慢性胆囊炎。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伴腹水,证属热毒未净,气阴两亏,肝脾亏虚,水气瘀结。治拟攻补兼施,柔肝健脾,攻下逐水。处方:鸡血藤15克,郁金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国语辞典 元宵節的別稱。 術數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宮,必一百八十年後度盡,故以第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 年號:(1)唐朝高宗的年號。(西元674∼676)(2)唐朝肅宗的年號。(西元760∼762)...
...大补其精。主妊妇因行房气脱,水亏火盛,以致小产,血崩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服1剂而血止,2剂而身安,4剂则全愈。【注意】若年逾四十,参、耆宜倍用,熟地宜减半用,以其气虚火衰世。否则,每令气脱不救。【各家论述】此方之妙,妙在不去清火,而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