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九中外历史上的悲剧_道家_【文学360】

...在富贵贫贱之际这一类的人生经验典故多到不胜枚举。现在我们姑且摘取数则就反面发挥的诗文以发人深省。 仔细体会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宋、辽、金、元时期几首名人的诗便可了解老子本章有关人生哲学的深意。也许这些作品未免过于悲观低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6.html

老子第十七人生哲学与道的层面_道家_【文学360】

...之为“道”易经称为“形而上”。 道家“太上”的名称初见于老子。其实殷商以前就“太上”这个名词。中国文学上有句“太上忘情”。固然人生最痛苦最难做到的是忘情人之所以活着大都靠着人情的维系。人是感情的动物古人“无情何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2.html

老子第十魂魄精神一担装_道家_【文学360】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的版本一般习惯都沿用王弼注的编排九九八十一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9.html

老子第二十一老子的物是什么东西_道家_【文学360】

...必然影响它的美感这之间的微妙之处很难阐述清楚。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我们后世许多研究老子哲学的人中一派老子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因为在老子的书中好多处提到“物”字。这一点确须特别注意在春秋时代并没有所谓唯心、唯物的理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1.html

老子第二十二枉则直的教育法_道家_【文学360】

...权术手段。但是这个手段已经够高明够美好事实上也合乎老子道德经“枉则直”的原则! 下面晏子这一个“枉则直”的故事是道德的“枉则直”的道理晏子(婴)谓曾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圄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慎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8.html

老子第十为政治国的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的内涵老子本书第七十一的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老子第二只是同流不下流_道家_【文学360】

...因此老子“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有些人学道家学坏故意装糊涂却走弄巧成拙反而坏事。所以这种外昏内明的功夫不是随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9.html

老子第十五老子的“士”的内涵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五老子的“士”的内涵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老子第二知识是烦恼的根源_道家_【文学360】

...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囗兮若无止。众人皆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绝学无忧”这四个字有些人重新整理老子将它归于前面一成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绝学无忧”做起来很难。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老子吃瘪-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说不定老人家一生下地来就白的胡须要笑得变黑。当然包括现在我的。 唐朝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一首七言绝句严格地批判老子而且用老子的手打老子的嘴巴。他用二十八个字批判道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4.html

共找到893,7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