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脉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脉,与成人有所不同,因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分寸关尺三部。此外,小儿临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脉气亦乱,故难于掌握,后世医家多以一指总候三部。操作方法是医生用左手握小儿手,再用右手大拇指按小儿掌后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岁以上的...

http://qihuangzhishu.com/92/29.htm

指法之运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沉取”的方法则与我们讨论的举按法有较大的出入。平心而论,寸口脉虽一寸九分,但其皮肉厚薄却不均匀,寸部薄而尺部丰厚。若三指同等用力,则寸关尺三部的脉象常常有浮沉之差异。如《抉徽》所云:“尺居关后肌肉隆起,脉道沉下,故必推筋至骨,重取方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8.html

脉有七九候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七者,宜平旦,一也;阴气未动,二也;阳气未散,三也;饮食未进,也;经脉未盛,五也;络脉调匀,六也;气血未乱,七也,故乃可有过之脉也。九候者,三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三为九候也。浮以候表,头面皮毛汗腠之属也;沉以候里,脏腑二便骨髓之属...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01.htm

格阳关阴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隔绝,失去彼此协调的结果。当上述两种脉同时出现,则为格阳关阴,属病变严重。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人迎....盛以上为格阳。寸囗....盛以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倍以上为关格。」上下不通的病症。参见“关格”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geyangguanyin-1276.html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后者凭嗅觉分辨病人病体散发的及其排泄物的气味。作为中的一个方面。...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136.htm

世界最早舌专著_【中医宝典】

...你注意过自己的舌头吗?为什么舌头上有一片象苔藓一样的东西?而舌头的颜色又为什么常常改变?为什么有人舌嫩而有人舌红? 又为什么有时舌头上象缺了一点什么似的? 这些都是属于中医舌诊所要回答的问题。舌是中医诊断学认为人体重要脏器的疾病,均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46.html

辨_《三指禅》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脉经》曰∶七者,一静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无思虑也;三均呼吸,定其气也;轻指于皮肤之间;探其腑脉也;五稍重指于肌肉之际,取其胃气也;六再重指于骨上,取其脏脉也;七详察脉之往来也。据《脉经》所说,指临时言。以余诀之,用功不在临时,...

http://qihuangzhishu.com/786/62.htm

的起源与发展(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经·卷二·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载:“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实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舌燥。”脉阴实是肾阳亢盛,肾阴受劫,故舌苔干燥。《脉经·卷三·心小肠部第二》载:“心象火,与小肠合为府,其喉舌。”是说舌是心之外窍。《脉经·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2.html

小儿脉基础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儿科脉的依据,其以“半周至二岁内为婴儿,三、岁为孩儿,五、六岁为小儿,七,八岁为龆龄,九岁为童子,十岁为稚子。”这种分法,未免又失于过细、从脉学的角度上考虑,结合小儿各个不同年龄时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一般将小儿年龄分期为: 初生儿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0.html

_【中医宝典】

...则须全面考虑,去伪存真。 (3)合参:诊断不能单靠切脉,而须望、闻、问、切合参。切不可不问病情,单凭切脉就主观臆断。 (4)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对待两手寸、关、尺(共六部)分主脏腑的规定,而应全面地从脉象主病出发,参考其它三,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共找到157,0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