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参总论_《灵素节注类编》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者,望闻问切也。望以辨色,闻以辨声,问以辨证,切以辨脉。盖人禀气血以生,气血不和而为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但病变多端,其脉其证皆有真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故圣人立法,必以四端互相参合,方无错误,如《素问·疏五过论》、《征失论》,...

http://qihuangzhishu.com/622/12.htm

论诊病须知_《知医必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诊病之法,无过于望、闻、问、切,所谓也。此字无人不知,果得其法,病无不治。而医多差误者,口能言之,而心不能得,手不能应也。其中奥妙,本难尽言,然初学诊病,果能得其大略,临症留心,久之纯熟,自然触手成春。第一曰望。望者,望其色也。凡人...

http://qihuangzhishu.com/305/6.htm

保肾气 通气脉_体质养生_【中医宝典】

...或锻炼如果适当,则是保持气脉常通的有效办法。但锻炼方法不当,“力不足强举之”,反倒有害养生。养生锻炼以通过疏通经脉气血的手段达到增强五脏六腑功能的协调平衡为目的,而不以锻炼筋骨皮为标准。以此推断,各种竞技体育手段多数并不利于养生。 不养之养...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868.html

平脉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正常的脉象,又称“常脉”。脉来有胃气,即和缓有力、从容有节、不快不慢、频率大约每次呼吸搏动次(相当于每分钟撙动约7275次),儿童较快,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pingmai-1327.html

迟脉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脉象的一种。脉来迟慢,医生的一次正常呼吸,患者的脉搏不够次(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多属寒证,但也可因阳气被实邪阻滞而致。此外,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搏多迟缓有力,不属病脉。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chimai-1239.html

候的解释_候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治病;看病 examine (a patient) 延医候 国语辞典 察視病情。 北齊書.卷四十九.方伎傳.馬嗣明傳:「為人診候,一年前知其生死。」...

http://hanwen360.com/c/252700.html

藏医脉_【中医宝典】

...藏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触、问三。望诊是察看病人的体型、肤色等外在的体征,其中尿与舌是重点观察对象;触诊是触摸全身的寒热,皮肤的润燥、凸起等,切脉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问诊即询问病因、患病的时间、患病部位、症状等。一般来说,对一种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46.html

触诊、腹_【中医宝典】

...」 过去,对中医的诊断手段只谈望、闻、问、切四大。对腹有的根本漏而不谈,有的虽提及、也只聊聊数语带过。其实,中医的腹源远流长,它源始于先秦时期,《内经》中即已总结和奠定了腹的理论和框架;东汉张仲景在所著的《牡蛎汤等腹证;又如心下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26.html

_《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何也?必于阴部得沉微迟涩之脉,故又言独寒也;必于阳部得洪实滑数之脉,故又言独热也。独陷下者,沉伏而不起者也。)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形肉脱去者,大肉尽去也。脾主肌肉,为五脏之本,未有脾气脱而能生者。虽九候之中无独见之七,然终不免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4-34.html

暴病歌_《脉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两动一止或三四.三动一至六七死.动一止即八朝.以此推排但根据次.此是十动内有止脉者.然难必谓暴病有此.久病亦有见此者.俣当以至数定死期.不必专于暴病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8-3.html

共找到157,0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