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本经》中品)【校正】自草部移入此。【释名】(音藩)、强瞿(《别录》)、蒜脑薯。《别录》曰︰一名摩罗,一名重箱,一名中逢花。吴普曰︰一名重迈,一名中庭。弘景曰︰百合,俗人呼为强仇,仇即瞿也,声之讹耳。时珍曰︰百合之根,以众瓣合成也。...
...薯蓣(《本经》上品)【校正】自草部移入此。【释名】薯(音诸预)、土薯(音除)、山薯(《图经》)、山芋(《吴普》)、山药(《衍义》)、玉延。吴普曰︰薯蓣,一名薯,一名儿草,一名修脆。齐、鲁名山芋,郑、越名土,秦、楚名玉延。颂曰︰江、闽人单呼...
...《果部·本草纲目》 果部 李 李实 李核仁 李根白皮 李花 李叶 李树胶 杏 杏实 杏仁(杏核仁) 杏花 杏叶 杏枝 杏根 巴旦杏 梅 梅实 乌梅 白梅 梅核仁 梅花 梅叶 梅根 木梅 桃 桃实 桃仁(桃核仁) 桃毛 桃枭 桃花 桃叶 桃...
...(形声。采声。上古时期,菜只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到了中古以后,菜就包括内类、蛋 类及其熟食在内了。本义:蔬菜) 同本义 [greens;vegetable] 菜,草之可食者。——《说文》 皮弁祭菜。——《礼记·学记》。注:“芹藻之属...
...干姜(《本经》中品)【校正】自草部移附此。【释名】白姜(见下)。【集解】弘景曰︰干姜今惟出临海、章安,数村解作之。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并不能作干者。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晒干,置瓷缸中酿三日,乃成。颂...
...零余子(《拾遗》)【校正】自草部移入此。【集解】藏器曰︰零余子,大者如鸡子,小者如弹丸,在叶下生。晒干,功用强于薯蓣。薯蓣有数种,此其一也。时珍曰︰此即山药藤上所结子也。长圆不一,皮黄肉白。煮熟去皮食之,胜于山药,美于芋子。霜后收之。...
...《金部·本草纲目》 金部 金 金屑 金浆 银 锡吝脂 银膏 朱砂银 赤铜 赤铜屑 自然铜 铜矿石 铜青 铅 铅霜 粉锡 铅丹 密陀僧 锡 古镜 古文钱 铜弩牙 诸铜器 铁 钢铁 针砂 铁落 铁精 铁华粉 铁锈 刀烟,刀油 铁浆 诸铁器 铁...
... 进《本草纲目》疏湖广黄州府儒学增广生员李建元谨奏,为遵奉明例访书,进献《本草》以备采择事。臣伏读礼部仪制司勘合一款,恭请圣明敕儒臣开书局纂修正史,移文中外。凡名家著述,有关国家典章,及纪君臣事迹,他如天文、乐律、医术、方技诸书,但成一家...
...山人笔记》,详言葵菜解毒之验。按葵性凉滑,入脾清湿热有功,喜其言之信而有征也,今附载于后。葵,一名红菜头,一名女菜,一名滑菜,一名 ,盖百菜之主也。四时可种为蔬,秋种者更佳,故冬葵子尤为药品所尚。尝阅《本草纲目》,李氏开载葵菜之功,万不失一,...
...药学著作。八卷(又有十二卷本,内容相同)。清·沈李龙撰。刊于1691年。卷首为本草图。沈氏将药物分为水、火、谷、菜、果、鳞、介、禽兽等10部,收集食物药220种,采辑《本草纲目》及有关食疗本草类之论述。记其性味、主治及附方等。另附二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