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经久便血_《轩岐救正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戊寅中夏因访东胶殷州守与其同年朱明社孝廉同居停余见其面色青黄.日数赴厕.因询之.朱曰初为感寒过饮姜汤.患内热脱血.随治以芩连寒剂.即愈.及秋北上.劳顿复发.根据前方修服.至次剂.拒吐不纳.遂辍药.惟茹澹静摄.旬方瘥.顷为荒途寇警惊劳仍作...

http://qihuangzhishu.com/698/164.htm

阴阳表里虚实_《备急千金要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各以其经所在,言病之逆顺也。脉有阳盛阴虚,阴盛阳虚,何谓也?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云∶阴盛阳。 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是谓阴阳虚实之意也。 凡脉浮、大、数、动、长、滑,阳也。沉、涩、弦、弱、短、微,阴也。阳病见阴脉者,逆...

http://zhongyibaodian.com/beijiqianjinyaofang549/221-31-8.html

邪贼风、风贼邪_《灵素节注类编》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令,而有风,其皮薄肉弱,而色不一定常黑者,方中其邪;若色黑而皮浓肉坚者,其阴阳皆充实,故长夏风,亦不能伤之,无论四时之风也。必其重感寒邪,内外俱伤,乃病,即所谓感者也。故如黄白青赤之人,亦皆言皮薄肉弱,而不胜四时之风,如其皮浓肉坚,亦...

http://qihuangzhishu.com/622/46.htm

二统_《理元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治二统,统之于肺、脾而已。人之病,或为阳虚,或为阴虚。阳虚之久者,阴亦虚,终是阳虚为本;阴虚之久者,阳亦虚,终是阴虚为本。凡阳虚为本者,其治之有统,统于脾也;阴虚为本者,其治之有统,统于肺也。此二统者,与前人之治法异。前人治阳虚者,统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lixuyuanjian5566/264-6-4.html

三才与阴阳大道守恒_【中医宝典】

...,便下落,下落的过程中,水滴凝的更大,便为雨。雨落在地面处,因有地面的承受,雨不能再落,只有慢慢的向下浸润。饱和时,在地面成为水积。此时又时一个阴阳相交的过程,阴阳相交生成的万物是水。 蒸汽与雨是地面水处与天上汽凝云处阴阳相交的过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1.html

调整阴阳睡得好_【中医宝典】

...漫画家坚持正常作息年后,身体状况大大改善了。 他说,这是因为人体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才能拥有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醒着的时候阳气在活动,是阳气消耗的过程,长期剥夺睡眠时间,阳气则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468.html

阴阳学说的形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间的性关系容易被初民所体验和认知。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中指出:“中国人的科学或原始科学思想认为:宇宙内有种基本原理或力,即阴与阳,此一阴阳的观念,乃是得自于人类本身性交经验上的正负投影。”由此也促进了阴阳作为本原意义上的概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5.html

肺肾_病理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肺脏和肾脏俱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二:肺肾气。肺司呼吸,为气之标,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肺肾气虚则见喘促短气,自汗易汗,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肺肾阴虚。有因肺虚不能输津滋肾的;有因肾虚阴精不能上承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feishenliangxu-143.html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_【中医宝典】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80.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宝典】

...,两边的差别十分明显,从而产生了阴阳概念(以阳光是否充足为依据)。这时的阴阳观念是指实物的,是十分具体的。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事物均存在种既对立又依赖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两极思维和二元分类法,这就是阴阳学说。阴阳就从论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9.html

共找到206,1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