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故曰不收。平按:甲乙注云:“太素不收作失守。”今仍作“不收”,或另有本耶?心怵惕思虑则伤神,心脏也。怵惕,肾来乘心也。思虑,则脾来乘心。二邪乘甚,故伤神也。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脱肉,神为其主,故伤神则反伤右肾,故恐惧自失也。亦反伤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7-1.html

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灵枢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本义。隋杨上善整理内经,迳称为黄帝内经太素是颇有见地的。灵枢最早称针经灵枢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有“先立针经”之语,无疑等于自我介绍。后来又称为九卷(见张仲景伤寒论序),晋皇甫谧复又称之为针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lingshu/101-1-0.html

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素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本义。隋杨上善整理内经,迳称为黄帝内经太素是颇有见地的。灵枢最早称针经灵枢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有“先立针经”之语,无疑等于自我介绍。后来又称为九卷(见张仲景伤寒论序),晋皇甫谧复又称之为针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suwen/100-1-0.html

黄帝内经明堂类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简称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是黄帝明堂经的一种注本。为7世纪初(唐初)由杨上善注释改编而成。前十二卷论十二经脉腧穴;末一卷论奇经八脉。本书曾经唐太医署规定为学习针灸的主要课本。唐以后失传,现只存一卷(卷一),是根据日本发现...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90.htm

黄帝内经明堂类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简称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是黄帝明堂经的一种注本。为7世纪初(唐初)由杨上善注释改编而成。前十二卷论十二经脉腧穴;末一卷论奇经八脉。本书曾经唐太医署规定为学习针灸的主要课本。唐以后失传,现只存一卷(卷一),是根据日本发现...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91.htm

寿限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以时下,故有子。天癸,精气也。任冲脉起于胞中下极者也,今天癸至,故任脉通也,伏冲之脉起于气街,又天癸至,故冲脉盛也。二脉并营子胞,故月事来以有子也。平按:“天癸”甲乙经作“天水”,下同。“伏冲”素问作“太冲”,新校正云:“太素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06/8.htm

胀论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校正云:“太素鼓作谷。”兹本仍作“鼓”,注同。素问甲乙“鸡醴”作“鸡屎醴”;“齐”作“剂”;“故时痛”作“故时有病也”。“时当病”素问作“时故当病”,甲乙作“因当风”。注“取汗”,袁刻作“取汁”。...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0-4.html

医家对太素脉的态度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等都有所论述,在某些方面对诊法亦有值得参考借鉴之处,另外太素脉亦是讲浮沉滑涩等等脉象的,对脉形的描述偶然亦有足资参证的,所以有的医家对太索脉法亦有所议论,甚至于在脉书中有所援引。 明代吴昆在他著的脉语中说:“医家以岐黄为祖,其所论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9.html

四时脉诊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十二经脉。法度者,春有二经,夏有四经,季夏有二经,秋有二经,冬有二经,故十二经脉以四时为数也。平按:素问“数”作“宜”,新校正云:“按太素宜作数。”循数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诚,以知死生。于寸关尺三部之中,循十二经之脉,得其弦、钩、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5-3.html

太素的解释_太素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物質的起始。 列子.天瑞:「太素者,質之始也。」 文選.江淹.雜體詩.張廷尉:「太素既已分,吹萬著形兆。」 質樸、樸素。 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絕流遁之繁禮,反民情於太素。」 李善.注:「太素,樸素也。」...

http://hanwen360.com/c/100111.html

共找到468,6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