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养生导引秘籍》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太上隐书》曰∶本无法,理归自然。心因境乱,本心生。立法之意,救补已失而防于未萌。故三千六百,养命数十家。三千六百法者,十年之期;养命数十家者,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一、三、五、七、九,五行之阳数,二、四...

http://qihuangzhishu.com/709/12.htm

导引回春功_【中医宝典】

...导引术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已有记载,《素问·血气形志篇》曰:“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导引益精就是通过导引以使性功能旺盛的方法,千百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强大的回春效果的。 摩肾益精 肾主藏精,为人体生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1580.html

心腹痛门_《养生导引》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收缩,起伏振荡,然后用口吞气咽下数十次,并用两手相互摩擦使掌心发热,以热掌摩腹,则可使气下。□〔原文〕三∶偃卧,仰两足两手,鼻纳气七息。除腹中弦切痛。〔解说〕仰卧,将两足掌两手掌向上仰,用鼻吸气,行气七息。可消除腹中痉挛剧痛。【小结】中医...

http://qihuangzhishu.com/785/4.htm

呼吸行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行气之一。指针刺时配合患者呼吸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金针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是指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上方,宜在病人吸气时提针,使气上行;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下方,宜在病人呼气时插针,使气下行之意。...

http://qihuangzhishu.com/169/482.htm

行气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行气即行散气滞,以治疗由气滞产生的病症,如胸腹胀闷疼痛等。 【行气】 即行散气滞,以治疗由气滞产生的病症,如胸腹胀闷疼痛等。“疏郁理气”及“和胃理气”都属于行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57.html

针灸学与推拿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余门证候之导引,并载虾蟆行气、龟鳖行气、彭祖谷仙卧引、右宁先生导引行气、王子乔八种导引、五禽戏等。此外,如《古今医统》、《医学入门》、《医学正传》,甚至《本草纲目》等书中亦都收有导引、按摩方法。再次是明代按摩家在广泛总结儿科...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9.htm

气功文化隋朝著作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导引文献编辑而成,内容丰富,可供取资。如赤松子导引、宁先生导引,蛤蟆行气等。此外,对导引的要领、补泻原则、辩证施功等内容,有较详细的解绍。 摩诃止观 天台宗止观经典著作。十卷。隋·智顗撰。共十章,原缺末章。其中第六章为止观的具体内容,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49.html

导引按摩篇_《养生导引秘籍》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上,缩伸二臂各七也。夫五禽戏,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又有,安坐,未食前,自按摩。以两手相叉,伸臂股,导引诸脉,胜如汤药。正坐,...

http://qihuangzhishu.com/709/7.htm

彭祖导引图_《养生导引秘籍》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导引服。解发东向,握固不息,一通。举手左右导引,以手掩两耳,以指掐两脉边五通。令人目明,发黑不白,治头风。...

http://qihuangzhishu.com/709/65.htm

补益门_《养生导引秘籍》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前半属性与《太清导引养生经·慎修内》相同,可参阅。)五禽戏《道藏经》云∶老君曰∶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能鸟伸、挽引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名曰五禽之戏。挽引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故令汗出,因止。以身体轻便。普施行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09/113.htm

共找到91,14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