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术】

...清·郑钦安 [民间中医网 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志愿编撰组] 电子版序 郑钦安原序 张仲景原序(校补) 前言 凡例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总目 一百一十三方总目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 太阳中篇 计三十五方 太阳下篇 计一十四方 阳明上篇 计...

http://qihuangzhishu.com/1034/index.htm

脑肿疡、脑癌与脑病的治疗三例_《中医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阴,即藏气所生功能表现。象于地:即地气所表现的功能表象。府:为奇妙功能,为藏自生到死都是永恒如此。即人到死五脏的奇妙功能永远作用皆如此,不受外因而变也。天气所生:天为阳,为阳,即气所生作用。传化府:与府相对,即藏...

http://qihuangzhishu.com/127/83.htm

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八会之一。《难经·四十五难》:“会太仓。”太仓指中脘穴。中脘为胃募穴。胃为水谷之海,六腑大源,故名会。凡六腑疾患,皆可酌情取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68/911.htm

中脏辩_《吴医汇讲》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病机机要》云∶“中者,宜汗之,中脏者,宜下之。”此脏二字,实是指经络,言无汗法,入脏亦岂有下法?“五脏者,藏精气而不写,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此脏宜补,宜通要旨也。考长沙三百九十七法,邪归中土,乃...

http://qihuangzhishu.com/750/45.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人体器官名。指三焦。《灵枢·本输》:“三焦者……属膀胱,是孤也。”张景岳注:“于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故名曰是孤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35.htm

殊方_《四圣悬枢》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疹家未病之前,原无内热,既病之后,亦无内寒。阳盛者,则有传条,阴盛者,则无入脏证。阳盛传,则宜寒泻,阳平而不入于,始终在经者,则寒泻无用,但须发表而已。善治者,在前三阳,则以汗解,在后三阴,则以斑解。详分经,细斟汗下,慎勿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298/143.htm

易传·象传上·译文

...《卦》的卦象是巽(风)下震(雷)上,为风雷交加表象,二者常是相辅相成而不停地活动的形象,因而象征常久;君子效法这一现象,应当树立自身的形象,坚守常久不变的正道。 “刨根挖底地深入追求常久之道所产生的凶险”,是因为事情刚开始,追求的目标...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379.html

《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阳明岁气病疏 太阳岁气病疏 病论 冲病论 任病论 二维病论 带病论 卷之三\述病部上 阴阳第一 虚实第二 寒热顺逆第三 风寒邪气热病第四 卷四\述病部下 厥逆痹病第五 疟痿咳病第六 胀卒痛肠如疟积消瘅病第七 疝伏梁狂癫痫黄胆血枯病第八 ...

http://qihuangzhishu.com/726/index.htm

经络_《诊宗三昧》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行左右.遂名曰络.奇经为诸经之别贯.经经自为起止.各司前后上下阴阳血气.不主一脏一.随邪气满溢而为病.故脉发现诸部.皆乖戾不和.是古圣以字称.非若经气之常升.络气常降也.所以者何.盖缘经起中焦.随营气下行极而上.故其诊在寸....

http://qihuangzhishu.com/845/8.htm

阳明证_《伤寒说意》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术】

...阳明病,自经传始,发表宜彻,汗出不彻,则经热郁蒸,自表传里。阳气拂郁,不得汗泄,身热面赤,烦躁短气,疼痛不知处所,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此必入胃。若以表药发,汗出热退,犹可不成证,迟则传,而成承气汤证,较之在经,顺逆攸分矣。缘...

http://qihuangzhishu.com/1295/71.htm

共找到411,6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