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政闷闷,其人醇醇; 严可均曰:“其人醇醇”,各本作“其民”,御注、王弼、高翿作“淳淳”。 罗振玉曰:景龙、敦煌、景福三本均作“○○”。 武内义雄曰:敦、遂二本“醇醇”作“蠢蠢”。 谦之案:河上公作“醇醇”,意林引作“◆◆”。柰卷、顾欢同...
...治人事天,莫若啬。 魏稼孙曰:“治人事天”,御注“人”作“民”。 武内义雄曰:敦、遂二本“啬”作“式”,“式”为“啬”之借字。 谦之案:邢玄“人”亦作“民”。“若”字,严、顾、彭、赵作“如”,释文出“如”字。“啬”,敦、遂二本及赵志坚本作...
...治大国若亨小鲜。 罗振玉曰:“亨”,王本作“烹”,与景福本同。释文出“烹”,注:“不当加‘火’。”则王本原作“亨”,今改正。景龙本、敦煌本均作“亨”,御注本、敦煌庚本作“享”。又“鲜”,敦煌辛本作“腥”,注:“河上作‘鲜’。” 谦之案:...
...大国者下流, 高亨曰:此句当作“治大国若居下流”,转写挩“治”字“若”字,而“居”字又讹为“者”字也。河上注:“治大国当如居下流。”是河上本原作“治大国若居下流”,其证一也。王注:“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
...道者,万物之奥。 谦之案:罗卷、范本同上。彭、傅本下有“也”字,后汉书冯衍传注引亦有“也”字。“奥”字,说文:“○,宛也,室之西南隅。”夏竦古文四声韵卷四出“奥”、“懊”、“墺”、“隩”四字,下三字均引古老子,惟“奥”字下无,疑古本“奥”...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谦之案:成玄英庄子逍遥游篇疏、后汉书荀爽传引首二句并同,文子道原篇引首二句同,第三句作“知不知也”,疑“味”字乃“知”字倒植而误。知无知,即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之旨。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姚鼐曰:“大小多少”...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 严可均曰:“其脆易破”,河上作“其膬”,王弼作“易泮”。 罗振玉曰:“易泮”,景龙、御注、景福、敦煌庚、辛、壬诸本均作“破”。 武内义雄曰:敦、遂二本“脆”作“毳”。 谦之案:范本“脆”作“◆”...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人,将以愚之。 严可均曰:“非以明人”,各本作“明民”。 罗振玉曰:敦煌辛、壬本“之”均作“民”。武内义雄曰:敦、遂二本“愚”作“娱”。 谦之案:遂州、赵志坚本“明”亦作“人”,罗卷壬本“愚”作“遇”,又下“民”字重,...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严可均曰:“百谷王”,各本“王”下有“者”字。“以其善下之”,河上无“其”字。 谦之案:治要引无“者”字,御览地部引有。又傅、赵本“之”下有“也”字,御览地部、皇王部引同。唯地部引无“之”字...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 严可均曰:“我大”,王弼作“我道大”。“不肖”,各本上有“似”字,下“故不肖”亦然。 罗振玉曰:敦煌辛本“谓”作“以”。景龙、御注、景福、敦煌庚、辛、壬诸本均无“道”字。“不肖”,敦煌辛本“肖”作“笑”,下二“肖”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