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证并治法上·伤寒论

...太阳之为病,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698.html

_虚的原因、虚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虚 寸关尺三部举、按均感觉无力的脉象。为无力的总称。虚主虚证,多为气血不足或脏腑虚证。气血不足,气不足以推行血脉,则来无力;血不足以充于,故按之空虚。脏腑功能低下,精血津液亏损,即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可见虚。高热伤阴,失水...

http://jb39.com/zhengzhuang/XuMai340365.htm

诀_《中风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力曰实;无力曰濡。一是脉动形状诊法∶流利曰滑,凝滞曰涩,大曰洪,小曰细,过指曰长,不及曰短,劲疾曰紧,从容曰缓,端直曰弦,厥厥而摇曰动。以上凡二十四,精而熟之,可以该诸书诊法。但其断法甚多,难于详载,故仅录其名。以上皆详《灵》、《素...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fenglun5662/277-12-0.html

因证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腰软 二十四、肩背痛(附腰髀痛) 腰髀痛 二十五、胁痛(附身体痛) 身体痛 二十六、逆痰嗽 二十七、喘(附哮) 哮喘 卷三 二十八、宿食留饮(附痰饮) 二十九、嗳气吞酸嘈杂(附 气) 论 气 三十、积聚 三十一消渴 三十二、痞 三十三、肿胀...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yinzhengzhi/index.html

膀胱腑论_《备急千金要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一首 四首)论曰∶膀胱者,主肾也,耳中是其候也。肾合气于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号水曹掾,名玉海,重九两二铢,左回叠积上下纵广九寸,受津液九升九合,两边等。应二十四气,鼻空在外,膀胱漏泄。黄帝问曰∶夫五脏各一名一形,肾乃独两何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beijiqianjinyaofang549/221-23-1.html

_疾的原因、疾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急简介(简介):疾,脉象名。又称急来急速,较数尤甚,成人一息七八至。...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Mai341851.htm

中医脉象之兼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动、滑是阳脉,沉、涩、弱、弦、微是阴脉。伤寒紧中风缓亦是两两相对,到王叔和就更为具体了,二十四多是两两相对的,后世法诸书大致不出叔和的矩蠖。 由于若干脉象本身实际是兼的性质,在讨论兼的形成条件时只能先从单因素的脉象进行分析才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3.html

小肠手太阳之_《经络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 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 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此言小肠经气之行,乃为第六经也。臂骨尽处为腕,腕下兑骨为踝,脊两旁为膂,膂上两骨为肩解,肩解片骨为肩胛,目外角为外 ,目下为 ,目内角为内 。手...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kao5716/304-3-6.html

学看诊的经验_【中医宝典】

...一、读书 首先要说明的,是初时学习诊,必须将书读熟,王叔和的濒湖脉学体状诗说:“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原本是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无头无尾是怎么说呢?那即是中央独动,两头都虚。也就是说:关上摇幌为动,寸尺则无此现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0.html

滇游日记二十四·徐霞客游记

...从此始与大道别。 南瞻印鹤山,尖耸而当湖之南,为一川之南屏。其自湖东南下伏,而西度复耸,故榆城大道,过海门桥绕湖南而东,由其东伏处南逾而出观音山;湖流所注,由海门桥绕山北而西,由其西尽处南捣而下沙溪。石宝山又在印鹤西南,东隔此溪南下,又西隔...

http://wenxue360.com/guji/5444.html

共找到79,9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