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络刺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弗能虚也。阴阳相共受邪为痹,是为阴阳俱盛,故出血不虚也。平按:“外注于络”甲乙“外”上有“而”字。黄帝曰:相之奈何?岐伯曰:血脉盛者,坚横以赤,上下无处,小者如针,者如□,即而泻之万全。相,候也。阴阳俱盛,其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4-5.html

喜怒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甲乙作“少阴”,注云:“太素作少阳。”...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73.htm

阴阳维脉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一第四十一刺腰痛篇,又见甲乙经卷九第八。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弗然脉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腨下间,上地一尺所。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二寸,太阴之前,与阴维会。八十一难云:阳维起于诸脉之会,则诸阳脉会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06/41.htm

目上纲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解剖名称。谓足太阳经筋的分枝,统管眼之上部。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足(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其支者,为目上纲。”...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579.htm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译文

...时候,所以我认为肝脏最贵。 黄帝道:我依据上、下经阴阳比例分析的理论来体会,你认为最贵的,却是其中最贱下的。 雷公斋戒了七天,早晨又侍坐于黄帝的一旁。 黄帝道: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懂得这些,可以知道五脏之气运行的终始了。三...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63.html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译文

...时候,所以我认为肝脏最贵。 黄帝道:我依据上、下经阴阳比例分析的理论来体会,你认为最贵的,却是其中最贱下的。 雷公斋戒了七天,早晨又侍坐于黄帝的一旁。 黄帝道: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懂得这些,可以知道五脏之气运行的终始了。三...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63.html

证候之一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第十五,惟编次小异。自“目色赤”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四疾诊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二第四。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8-0.html

顺养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见素问卷一第二四气②调神,又见甲乙经卷一第二。②“四气”,萧本误作“四时”,今据素问改。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先师心藏,比斲轮之巧,不可□□,遂不着于方也。又上古未有文着□□□暮代...

http://qihuangzhishu.com/106/4.htm

黄帝内经的丛书分类_【黄帝内经

...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年),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的七篇“”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1.html

人迎脉口诊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卷五第五针道终始篇。自“人迎一盛”至“命曰关格”,又见素问卷三第九六节藏象。自“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病胃管”至“故胃管为痈。帝曰:善”,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又见甲乙卷十一第八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篇。自“...

http://qihuangzhishu.com/106/65.htm

共找到533,2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