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离决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两者能动的相互关系,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如“亡阴”“亡阳”等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阴阳离决的严重恶果,故《素问、生气通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yanglijue-2029.html

吸气_吸气的原因、吸气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表现为连续两次吸气后呼气,类似痛哭后的抽泣动作。主要见于颅内压增高即将发生脑疝时,为呼吸停止的先兆。又称抽泣样呼吸。这也是呼吸中枢衰竭的表现。 中枢性呼吸衰竭主要表现在呼吸节律不齐,如呼吸快慢不一,强弱不一,叹息样,抽泣样,吸气样,潮式...

http://jb39.com/zhengzhuang/ShuangXiQi337315.htm

小儿右室出口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小儿右室出口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出道。右心室出的形成与圆锥部旋转和吸收异常有关。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关系,半月瓣之间的关系,分别取决于圆锥间隔及动脉干的发育。 (二)发病机制 1.病理解剖 右心室出口可发生在心房位置正常,反位或对称位。在手术的病例中,房室连接一致的占...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XiaoErYouShiShuangChuKou263148.htm

阴阳易六条_《仲景伤寒亡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头重不能举.百节解离.经脉缓弱.血气虚.骨髓竭.便嘘嘘吸吸.气力转少.着床不能动摇.或引岁月方死.晋代名医张黄.言有婢得病.瘥后数十日.有六人接之.皆死.可不戒之.仲景曰.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小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

http://qihuangzhishu.com/673/68.htm

阴阳之道——天人合一感应中产生的阴阳_【中医宝典】

...中华智慧几千年,阴阳之道从未中断过。地球世界上的其他任一民族,都没形成中华智慧中十分系统的阴阳理论,这是为什么呢?阴阳之道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 宇宙只有一个,人既然要生存在此大道中,就必须要与大道和谐统一,在茫茫宇宙中,可分级不可思意数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4.html

春季科学进补_【中医宝典】

...春季进补宜讲究科学。一般来说,体虚的人才需要进补,而虚症又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类型。概括起来说,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气血两虚者气血阴阳两虚者阴阳。 第一,气虚证。气虚证是常见虚证之一,其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4.html

阴阳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外热,阴盛则内寒。」等等。诊断方面:对病症属性归类的总纲,把阳证与阴证作为总的鑑别要领。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方面:确定泻其有余,其不足,调整阴阳相对平衡的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1.htm

阴阳大论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①“阴阳大论”,萧本原缺。今据仁和寺本。平按:此篇自“伤肿”上残脱,篇目亦不可考。故自“黄帝曰”以下至“痛形”,谨依《素问》卷二第五《阴阳应象大论》补入。自“伤肿”以下至末,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见《甲乙经》卷六第七,惟编次小异。...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0.htm

补泻阴阳篇_《外经微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雷公问于岐伯曰:人身阴阳分于气血,《内经》详之矣。请问其余。岐伯曰:气血之要,在气血有余不足而已。气有余则阳旺阴消,血不足则阴旺阳消。雷公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阳旺阴消者,当其血;阴旺阳消者,当其气。阳旺阴消者,宜泻其气;阴旺阳消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62/83.htm

右心室出口预防_右心室出口怎么调理_查疾病_【疾病大全】

...右心室出口手术治疗死亡率仍较高,主要问题是由于严重的肺血管阻塞性病变,肺动脉狭窄解除不满意,以及有严重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合并畸形,未能得到满意的纠正或纠正不善,和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因素所致的低心排综合征。 故认为在右心室出口病人的...

http://jb39.com/jibing-yufang/YouXinShiShuangChuKou266991.htm

共找到104,6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