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4.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九章评析

...或谓老子以退为进方针,在军事方面,则表现为以守为主,以守取胜主张。这条总的作战原则是不对,但老子提出不可轻敌和双方兵力差不多相等条件下,悲愤一方将获胜等见解,还有它合理地方。”(《老子校读》第380页)唐朝王真注老《道德经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2.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章译文及注释

...此句为参加丰盛宴席。 8、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 9、我:可以将此“我”理解为老子自称,也可理解为所谓“体道之士”。 10、泊:淡泊、恬静。 11、未兆:没有征兆、没有预感和迹象,形容无动于衷、不炫耀自己。 12、沌沌兮:混沌,...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865.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六章:谁肯放下自私包袱_道家_【文学360】

...才是有道者自处之道。这里“荣观”“观”字,是破音字,应作古代建筑物“观”字读,不可作观看“观”字来读。“燕”字,通作“晏”,便是安静意思。 然而,在老子当时所见闻中的各国诸侯君主们,当然都不能明白传统文化中君道和臣道这种原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3.html

老子无为思想开展和应用_道家_【文学360】

...无为思想是老子处世哲学原则,由无为开展各项功夫,如柔弱、不争、无知、无欲等等,我们就以此为出发点,归纳为修养论和政治论两方面来论述。 (一)修养论 老子无为是对世俗思想反动,他对无为所开展功夫均采反向操作,老子说:“反者道之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53.html

老子他说》第十八章: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他说》第十八章: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思想,与老子代表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贯。现在再作更进一步说明。我们中国讲“仁义”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病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4.html

老子他说》第十二章:花花世界奈聋盲_道家_【文学360】

...五官机能,好像都已走样。无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不另加上一些物质文明成品,反而犹如怪物似的,而且应用失灵,大有不能全靠本来面目应世之慨。 因此反复忆及《老子》本章话,常常使人低徊有感,不胜惆怅。由机器人来治事日子,快要来临,甚至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3.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四章评析

...在学术界,关于老子“道”属性,有几种不同观点,最典型主要是唯物论和唯心论截然对立观点。持“唯心论”观点学者认为“老子‘道’是一个超时空无差别的绝对静止精神本体”。对此,张松如认为,“我们不这样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6.html

老子他说》第二十章:知识是烦恼根源_道家_【文学360】

...知识都不执著,人生只凭自然。汉朝以后,佛学从印度传入中国,佛学称成了道大阿罗汉,为“无学位”圣人,意思是已经到了家,不需再有所学了。其实,严格而言,不管是四果罗汉,或者菩萨,都还在有学有修阶段,真正“无学”,那已经是至高无上境界了。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老子·道经·第六章解读

...把神秘莫名“道”喻之为母性动物生殖器官,是非常贴切地描述了无所不能,生育着万物“道”特性。这种粗拙、简明和带有野蛮时代遗风表述方法,在老子书中屡屡出现。这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从用词遣名习惯上看,反映出老子对人类因循知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共找到850,7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