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灵枢·经脉篇》经文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注引皆同,是明时经文尚不误。颈肿。《脉经》“颈”作“ ”。案∶《素·至真要大论》少阴在泉,民病齿痛 肿。新校正引《甲乙经》亦作“ ”。盖目下曰 ,本经脉挟鼻孔,正当目下,故有 肿一症。若缺盆上颈之次,脉已伏行,不得复有肿症。起于鼻之交 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1-30.html

续断_《本草崇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有烟尘,禀少阴阳明火土之气化,而治经脉三因之证。主治伤寒者,经脉虚而寒邪侵入,为外因之证也,补不足者,调养经脉之不足,为里虚内因之证也。金疮者,金伤成疮,为不内外因之证也。经脉受邪,为痈为疡,亦外因也。折跌而筋骨欲续,亦不内外因也。妇人经脉...

http://qihuangzhishu.com/705/62.htm

续断_《本草崇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烟尘,禀少阴阳明火土之气化,而治经脉三因之证。主治伤寒者,经脉虚而寒邪侵入,为外因之证也,补不足者,调养经脉之不足,为里虚内因之证也。金疮者,金伤成疮,为不内外因之证也。经脉受邪,为痈为疡,亦外因也。折跌而筋骨欲续,亦不内外因也。妇人经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chongyuan/705-5-59.html

会穴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互交会的部位。由于经脉的循行方向并不完全是直线的,而是曲折交错的,所以往往出现经脉交叉或相互邻接的情况,这种交叉和邻接的部位,这就是会穴。全身的会穴根据书籍记载统计约有一百多个。这些会穴因同时有多数经脉分布,所以可兼...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79.htm

会穴_腧穴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互交会的部位。由于经脉的循行方向并不完全是直线的,而是曲折交错的,所以往往出现经脉交叉或相互邻接的情况,这种交叉和邻接的部位,这就是会穴。全身的会穴根据书籍记载统计约有一百多个。这些会穴因同时有多数经脉分布,所以可兼...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huixue-1209.html

脉之部位_《医碥》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络如支河,但有其外见之处,即皆可诊。《内经》分三部九候。(出《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当颔厌之分,足少阳胆经脉气所行。)以候头角之气。上部人,耳前之动脉,(即和 之分,手少阳三焦经脉所行。)以候耳目之气。上部地,两颊之...

http://qihuangzhishu.com/603/196.htm

脉和脉诊的含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的含义是血脉经络,诊脉是对血脉经脉的检查,由开始的全面检查包括经脉、络脉、经水、经筋、皮部等的全面了解,而不是单纯的诊脉动,最主要的是包括色诊或与色诊有一定的交叉,逐步形成独立的诊脉动。 自今天而言中医所指脉诊的脉当然是脉的跳动的表现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6.html

迎随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法之一。又称针向补泻。指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迎)顺(随)关系来分别补泻的办法。《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和随,气可令和。”后世医家据此加以发挥,认为迎随即指经络循行的顺逆。《针灸大成》:“至于经脉为流行之道,...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72.htm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译文

...黄帝说:五脏是藏精神魂魄的,六腑是纳受水谷而且消化、输送它们的。水谷化生之气,内则入于五脏,外则布覆于四肢百节。其中流布浅表、不循经脉而行的浮气,叫做卫气;行于经脉之中的精气,叫做营气。阴阳相互随逐,内外相互贯通,象圆环似的无头无尾,...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20.html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译文

...黄帝说:五脏是藏精神魂魄的,六腑是纳受水谷而且消化、输送它们的。水谷化生之气,内则入于五脏,外则布覆于四肢百节。其中流布浅表、不循经脉而行的浮气,叫做卫气;行于经脉之中的精气,叫做营气。阴阳相互随逐,内外相互贯通,象圆环似的无头无尾,...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920.html

共找到10,8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