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附子汤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时方妙用》辛附子汤加知母一味.主治迥殊.可知经方之变化如龙也.野老某.年八旬有奇.传予奇方.用生金樱根.去粗皮一两半.吴风草三钱.香菌极小团结者七枚.水煎服一服.小便即通而肿愈.○余细绎此方极妙.麻黄大发汗.而根又能止汗.橘肉生痰壅气....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xinfuzitang.html

领悟扶阳学术思想要先学好《伤寒论》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的方子,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附子汤、真武汤、理中汤、桂枝汤及其衍生方,以及不少加用附子的方子,这些方子的主旨就是以扶阳气(正气)而祛邪。四逆汤等经方用活了,附子用好了,的确是能够大大提升中医临床疗效的,可以说,扶阳学术思想的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17.html

何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金匮要略》的第一人”;他被称为经方大师,和刘渡舟先生一起被称为“南何北刘”。何任认为,学生毕业不是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更意味着自己独立进行艰辛研究的开始。在教学、临床之际,他以中医第一部杂病学专著《金匮要略》为研究重点,开始了自己成为《金匮》...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eren/index.html

古方上篇导言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原理如字母,此篇如拼法文法作文。学会字母拼法文法,一切作文,自能寻出办法。疾病虽多,方药虽多,只分内伤外感病两门。本篇引用经方,共十六方。前六方为整个内伤病之法。后十方为整个外感病之法。整个云者,知道具体的,乃能知道抽象的。而抽象的原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69.htm

王叔和 简历_【中医宝典】

...王叔和名熙,汉未至西晋期间高平人,其籍贯一说山东巨野,一说山西高平,后魏高湛《养生方》称王氏“专好经方,洞识养生之道”,唐·甘伯宗《名医录》谓其“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摄养之道,深晓疗病之说”,近代对王氏是否任晋太医令...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47.html

古方上篇导言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原理如字母,此篇如拼法文法作文。学会字母拼法文法,一切作文,自能寻出办法。疾病虽多,方药虽多,只分内伤外感病两门。本篇引用经方,共十六方。前六方为整个内伤病之法。后十方为整个外感病之法。整个云者,知道具体的,乃能知道抽象的。而抽象的原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11-1.html

《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学的成就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贡献之一。汉代是方剂学大发展的时期,《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有经方11家,274卷,但魏晋以后已亡佚。东汉末年成书的《伤寒杂病论》,必然对秦汉以来医家遗方及同时各家的方剂进行了广泛择取。它以六经辨证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79.htm

中医肿瘤辩证论治规律的总结到单药_【中医宝典】

...到民间流传的单方、验方、经方的收集与临床验证,从中医肿瘤辩证论治规律的总结到单药、复方的休内外试验,从中医单一治疗到中西医有机统一的复合治疗,等等,各个研究领域无不涉及。自20世纪50年代从植物药长春花中发现了具有抗癌活性的长春碱以来,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8.html

辩证看待柴胡劫肝阴说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忌用。但临床上三阳外感用大量亦无碍,对肝胆疾患为必用之药,量大些亦无碍。若用量大,服用时间久,却有伤阴之弊,应当注意”。 笔者也常常在经方中据证较大量应用柴胡,用量常在30克左右,重证有时用量达60克,没有发现不良反应,而且疗效很好。 笔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57.html

古方权量有定论论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从来考古方权量者,人各言殊,大半误以汉制当之耳!岂知经方传于仲景,而不自仲景始。《外台》卷一谓桂枝汤为歧伯授黄帝之方,而分两与《伤寒论》悉同。可见经方传自上古,所用权量,亦上古制,非汉制也。《千金》备详神农秤及古药升之制。盖古医权用神农、...

http://qihuangzhishu.com/769/40.htm

共找到8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5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