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秋燥鼻_【中医宝典】

...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林外丽分析说,秋燥导致孩子鼻出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过敏,另一种是内热,分别应该在五官科和中医儿科诊治。 对因过敏流鼻血的孩子,家长大致可以作出判断:每天早晨醒来,孩子打喷嚏,鼻子觉得干燥,不自觉地揉搓鼻子,流鼻血多发生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36.html

秋燥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详见该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938.htm

方中行先生或问六气论_温病条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原文云∶或问天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风、寒、暑、湿,经皆揭病出条例以立论,而不揭燥火,燥火无病可论乎?曰∶素问言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者,盖以四气之在四时,各有专令,故皆专病也。燥火无专令,故不专病,而寄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tiaobian/681-8-2.html

秋季保健忌忽视“秋燥症”_【中医宝典】

...秋令时节,气候比较干燥,如果病邪侵入人体,很容易出现以干燥为特征的病变,通常称之为“秋燥症”。发生于秋季的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等,均可出现干燥的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秋季感受了燥邪,可根据病邪性质及人体自身情况的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264.html

4款粥帮你防秋燥_【中医宝典】

...立秋以后,天气逐渐由热转凉,空气中水分减少。由于干燥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俗称“秋燥”,其主要表现为口渴咽干、干咳少痰、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如果秋燥伤及胃肠,则病人有心热烦渴,不思饮食等现象,并可诱发多种疾病。“燥则润之”是秋季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321.html

汤汤水水防秋燥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北京的秋天秋高气爽,但雨水渐少、气候干燥。专家提醒市民,在干燥的秋季需防“秋燥”,而通过饮食防治秋燥是最好的办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何明教授指出,从中医来看,人的健康和气候、外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秋天气候干燥,对人的...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464.html

膳食祛秋燥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使得“燥邪”易于犯肺,因此秋季是感冒咳嗽的多发季节。如果心脑血管病患者在这方面疏忽大意的话,就很容易引发原有疾病。有心脑血管病的人不宜“春捂秋冻”,应及时根据气温下降增添保暖衣物。内经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平时坚持适度锻炼,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50.html

浅谈三焦辨证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三焦辨证就成为温病辨证的方法之一。这是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伤寒论及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传变规律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着重阐述了三焦所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0.html

燥痉_温病条辨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燥气化火,消烁津液,亦能致痉,其治略似风温,学人当于本论前三焦篇秋燥门中求之。但正秋之时,有伏暑内发,新凉外加之证,燥者宜辛凉甘润,有伏暑则兼湿矣,兼湿则宜苦辛淡,甚则苦辛寒矣,不可不细加察焉。燥气化寒,胁痛呕吐,法用苦温,佐以甘辛。...

http://qihuangzhishu.com/681/75.htm

秋燥_时病论歌括新编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六气之中,燥金主气,自秋分而至立冬。盖秋燥之气,初客于表,头微痛,畏寒咳嗽,无汗鼻塞,舌苔白薄者,宜用苦温平燥法治之。若热渴有汗,咽喉作痛,是燥之凉气已化为火。宜本法内除去苏、荆、桂、芍,加玄参、牛蒡、象贝治之。如咳嗽胸痛,痰中兼血,是肺...

http://qihuangzhishu.com/147/254.htm

共找到466,7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