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与伤寒病情不同治法各异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内传,始有热象。故初起治法,必以通阳祛寒为主。及化热之后,始有泄热之法。此伤寒病之大较也。若夫温病,乃冬时寒邪伏于少阴,迨春夏阳气内动,伏邪化而为热,由少阴而外出,如邪出太阳,亦见太阳经证,其头项强痛等象,亦与伤寒同。但伤寒里无郁热,故恶寒...

http://qihuangzhishu.com/723/48.htm

温病学说的发展和预防保健_【中医宝典】

...一、温病学说的发展与成熟 温病学说是中医在漫长的岁月里,沿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外感发热性、流行性疾病作斗争得来的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吴有性之后研究温病的学者逐渐增多,戴北山之《寿世传真》所载的“十二段锦”,颜伟《延年九转法》,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32.html

温病哕方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源》伏热在胃,令人胸满,胸满则气逆,气逆则哕,若大下后,胃中虚冷,亦令致哕也。(并出第十卷中)《短剧》茅根汤 疗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哕者方。茅根 葛根(各切半升)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温饮之, 止则停。又疗温病热未除,重被暴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11-4.html

温病明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四卷。恽铁憔撰。刊于1928年。本书综合前贤高论,辨析温病、伤寒之异,讨论温病概念,温病所述三焦辨证等有关专题,并对一些主要的温病学派及温病治法等予以评述,反映了作者在温病领域中西汇通的观点。现有初刊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413.htm

温病明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温病著作。四卷。恽铁憔撰。刊于1928年。本书综合前贤高论,辨析温病、伤寒之异,讨论温病概念,温病所述三焦辨证等有关专题,并对一些主要的温病学派及温病治法等予以评述,反映了作者在温病领域中西汇通的观点。现有初刊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79.htm

温病_《医学纲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病者,春月之温,病而不热也)□〔田〕春日温病,未满三日,先用惺惺散二服。后四五日不解,烦渴呕,用白术散。如自汗口燥,用制白虎汤。至六七日,大便燥结,用四顺饮子下,心腹大实大满,牛黄通膈丸下。初觉之时,疑是疮疹,只用葛根升麻汤解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gangmu/335-37-5.html

春温辨三十_《六因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邪也。上舌黄尖绛,谵语脉洪,乃气热传营。此条舌赤尖绛;"神昏脉数,热已入营,将延血分。故以生地、元参凉血,连翘、玉竹清热,菖蒲,竹叶清营,牛黄丸宧窍,不致入血成痉·便是回生之兆。春温第七春温舌绛或黑,谵妄烦躁,神昏脉促,斑疹紫黑,此热...

http://qihuangzhishu.com/788/4.htm

《侣山堂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张志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卷上 两肾 三焦 包络 督脉 脏腑阴阳 九窍 七门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必疟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上部有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lvshantangleibian/index.html

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王德宣(民国二十四) 周序 自序 上编 学说辩正 第一章 温病解释之正误 第二章 温病真理之探源 第三章 温病瘟疫之辨析 第一节 通论 第二节 温病专书之概论 第三节 瘟疫专书之概论 第四章 温病学说之折衷 下编 正宗辑要 第一章 ...

http://qihuangzhishu.com/723/index.htm

《伤寒温疫辨》与升降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韦大文 河南中医学院 《伤寒温疫辨》一书乃清代医家杨栗山先生所著。该书对伤寒与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方药进行了详细剖解,条分缕析,解释确当。杨栗山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遵师而不泥古,敢于立新,创立了以升降散为代表的治温病十五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739.html

共找到64,9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