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为胃行其津液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是说胃在受纳饮食之后,还需要通过脾的作用,把富有营养的津液输送到其它脏腑和人体各个部份。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素问.厥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这是说胃在受纳饮食之后,还需要通过脾的作用,把富有营养的津液输送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14.html

津液_《医经原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精、气、津、液、血、脉,其辨有六,涕、唾、精、津、汗、血、液,其名则七,无非五液之属耳。)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法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水谷入口,五液之所由生也。五味之入,各有所归,各注其海者,人身有四海∶...

http://zhongyibaodian.com/yijingyuanzhi/620-11-7.html

精、气、血、津液是中西医结合切入点_【中医宝典】

...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的功能单位。机体生理功能正常标志着各脏腑机能正常和精、气、血、津液物质充足。影响其因素有体质、营养状况、地理环境、生理习惯以及精神状态,与现代医学倡导的人-社会-自然环境模式相一致。本文试图对精、气、血、津液做西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71.html

生津(养津液)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热性病发热多日,损耗津液,病人有发热,口干渴、舌红、唇燥等症,应用滋养津液的药物退热而生津液,如玄参、麦冬、生地、石斛等药。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engjin_yangjinye-2613.html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血、津液、精等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均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不断地补充,在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和神的主宰下,它们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在生理功能上,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密切关系。一、气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4-5.html

气血津液辩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所反映的各科病证的一种辨证诊病方法。由于气血津液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它们的生成及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因此,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到气血津液的变化;而...

http://qihuangzhishu.com/92/61.htm

气血津液病证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主要证候及特征】气与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均以气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也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津液代谢失常多继发于脏腑病变,而它又会反过来加重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8-0.html

五癃津液别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五癃津液别篇》全)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浓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五液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21-11.html

津液五别_《灵枢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旧本讹作五癃津液别,取本篇此津液五别语正之。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shuxuanjie/1291-10-3.html

诊舌津液条目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既集舌苔之条目.当集津液之条目.夫肾主津液.内溉脏腑.经系舌本.外应病症.故察津液之多少.可知肾气之盛衰.察津之滑涩.可知病气之寒热.由是而言.有因外寒而滑者.有因内寒而滑者.有因虚热而涩者.有因实热而涩者.诸书谓舌上白苔而腻滑.咳逆短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6-12.html

共找到16,5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