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_《医学摘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余少年只读儒书,而不娴医术。适值家慈遘疾,缠绵数年之久,省内名医,延诊殆遍,病终未除。后延一医,用猛药攻之,病益剧,岌岌乎危矣。余因思为子而不知医,一旦遇亲有疾,致遭庸医毒手,倘因此长逝,其抱恨为何如也?从此遂毅然有志学医,但未经名家指示...

http://qihuangzhishu.com/648/390.htm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0人)、金镞兼书禁科〔10人),神宗死后,王安石新法天折,医学教育一度实行的“三舍升试法”也被废止。崇宁二年(1103)微宗诏令另在国子监设立“医学”,吸收儒生学医,造就有文化素养的医学人才,以改变医学的社会地位,医学教育恢复“三舍升试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2.htm

汪机医学的文化背景与学术价值_【中医宝典】

...汪机是新安医学“培元”派的开创者,是明代四大医学家之一。他提出的“培补元气”、“营卫一气”的医学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对当今中医学的发展具有理论上的意义。 汪机医学的文化背景 汪机医学思想产生的大文化背景是新安朱熹理学,小文化背景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23.html

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学发展之影响_【中医宝典】

...医生的社会地位依不同社会而有变化,它受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其中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社会制度、社会主导思想尤其统治者对医学和医生的态度。医生社会地位的变化又对医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从以上方面来说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5.html

丁仲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次翔。山东潍县人。由儒转而学医,后行医于历下,即山东历城,常与人议论医学,颇有创见。着有《温病发蒙》等,惜未能传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67/1606.htm

许嘉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宗武,江西婺源人,因应试多次不中,遂决心学医,精心钻研,竟成名医,且医德高尚,邑人称之。着《医学纂要》一书,未见行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48.htm

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奉馔各1,掌饮食汤药酒醴蔬果事宜。医官由尚药局、太医院太医兼任,东宫太子位下设有侍药、奉药,承奉医药。宫人女官设司药、典药、掌药、女史各2人,掌医药。元代太医院为独立的最高医事机构,秩正二品,掌宫中医药事宜,领导所属医职,其职额,自中统...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1.htm

俞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心一。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少学医于隐士金汝铉,得其传,能起危疾。鉴于药性多偏,稍不慎则伤人,遂着《医学慎术》,已佚。子镒,传其业。...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872.htm

医圣张仲景_【中医宝典】

...张仲景,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邓县穰东镇,一说今南阳)人,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疫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49.html

针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具名。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间气。”是一种身为圆柱状,端呈卵圆形的针具。用于按摩体表,治疗筋肉痹痛等病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740.htm

共找到40,2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