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外邪消耗津液的一种病理变化。,是津液缺少。由于热津液或素体阴亏、内热亢盛等因素,均容易使邪气化,出现口干、咽、唇焦、口渴、便秘、尿赤、干咳咯血等体液耗损的症状。参见“内”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09/786.htm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唐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𠀤音喿。《說文》从火喿聲。乾也。《易·乾卦》火就燥。《說卦》萬物者,莫熯平火。《集韻》俗作𤍜。非是。 又《戰國策》于秦。《註》猶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蘇老切,音...

http://hanwen360.com/k/71E5.html

_《临证指南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连翘壳 生甘草 黑栀皮 桔梗 绿豆皮王(六七) 老人舌腐。肉消肌枯。心事繁冗。阳气过动。致五液皆涸而为。冬月无妨。夏月深处林壑。心境凝然。可以延年。(心阳过动液) 每早服牛乳一杯。陈 秋燥复。宿恙再发。未可补涩。姑与甘药养胃。(胃阴虚...

http://qihuangzhishu.com/602/45.htm

痰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痰证之一。《医学入门》卷五:“升于肺,多毛焦,面白如枯骨,咽干口,咳嗽喘促,名曰痰。”多由肺燥津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肺曰痰,其色白,咳出如米粒,多喘促,寒热,悲愁,脉必涩,宜利金丸。”《症因脉治》卷二引张三锡曰:...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553.htm

小议秋于湿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秋于湿”语出《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此说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当今医者,多遵喻嘉言“秋”之说,笔者认为,一年有四季之分,有旱季和雨季之别,各季节之间的转换规律前后联系,互相制约,是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398.html

症脉候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症脉微细涩小,间有虚大急数浮芤,重按无不细涩而微者。《入门》曰∶脉涩。...

http://qihuangzhishu.com/592/41.htm

多笑腰 多言津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多笑腰,多言津”这则古语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人们在大笑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会不由自主地做出前俯后仰、左右摇摆的动作,而这些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腰部做支撑,如果动作过大就可能伤及腰部。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但如超过一定的度,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987.html

_病因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体内阴津耗而出现干燥的症候,多因热病后期,或吐泻、出汗、出血过多,或用药不当等而引起。临床表现为骨蒸潮热、心烦、唇、舌干无津、皮肤干燥、指甲干枯等内热伤阴症状。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neizao-431.html

方脉门合参_《冯氏锦囊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生成之终始;又曰∶木位之下,金气承之。盖物之化从于生,物之成从于杀,生之重,杀之轻,则气殚散而不收,杀之重生之轻,则气敛涩而不通,敛涩则其分布之政,不惟生气不得升,而收气亦不得降,所以为涩也。更有肺胃肾三经,蕴蓄燥湿之气,而为三消之症者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19-11.html

共找到87,8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