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在线阅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最佳读物。 弟子规 总叙 译文 入则孝 译文...

http://wenxue360.com/guji/dizigui.html

说文解字解释“和谐”意思_字书_【文学360】

...根据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和”字左“禾”右“口”,解释为“相应也”,引申为互相唱和意思。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中庸:“和者,天下之达道也。” “谐”字在说文解字中原作“鬾”,从龠皆声,指音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10.html

卷八·泰伯第八_论语注疏

...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後果受命为文王也。云“天下归周者三分有二,而犹服事殷”者,郑玄又云:“於时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雍、梁、荆、豫、徐、杨之人咸被其德而从之。”郑既引论语三分有二,故据禹贡州名指而言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47.html

讨价还价解释_讨价还价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讨:索取。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我们方针是不拒绝谈判,要求对方完全承认八条,...

http://hanwen360.com/cy/252136.html

四书孟子简介_儒家_【文学360】

...由于他政治主张也与孔子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36.html

栾城三集第七卷(苏辙·论语拾遗〈并引〉)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栾城三集第七卷(苏辙·论语拾遗〈并引〉 予少年为论语略解,子瞻谪居黄州,为论语,尽取以往,今见于书者十二三也。 大观丁亥,闲居颍川,为孙籀、简、筠讲论语,子瞻之说,意有所未安。 时为籀等言,凡二十有七章,谓之论语拾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611.html

花木兰年代争议_古代美女_【文学360】

...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描述,对于花木兰历史年代问题: 目前有两种主要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383.html

卷五·公冶长第五_论语注疏

...”者,案明堂位说四代之器云:“有虞氏之两敦,夏后氏之四琏,殷之六瑚,周之八簋。”注云:“皆黍稷器。制之异同未闻。”郑注周礼。舍人云:“方曰�,圆曰簋。”如文,则夏器名琏,殷器名瑚。而包咸、郑玄等注此论语,贾、服、杜等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44.html

卷十·乡党第十_论语注疏

...。又复再染以黑乃成缁矣。郑司农说以论语曰‘君子不以绀纟取饰’,又曰‘缁衣羔裘’。尔雅曰:‘一染谓之纟原,再染谓之[B17M],三染谓之�。’云:‘缁衣之宜兮。’玄谓此同色耳。染布帛者,染人掌之。凡玄色者,在纟取缁之间,其六入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49.html

学而_定州汉墓竹简论语

...……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1……...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764.html

共找到1,085,2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