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的学术价值_【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本是两部独立的著作,两书名(包括针经九卷等名)一直分别使用,见于历代正史书目。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合称为黄帝内经。这是晋代皇甫谧在没有史料作证的情况下,只以素问九卷与九卷(后称针经灵枢)合篇,...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8.html

素问的历史价值_【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本是两部独立的著作,两书名(包括针经九卷等名)一直分别使用,见于历代正史书目。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合称为黄帝内经。这是晋代皇甫谧在没有史料作证的情况下,只以素问九卷与九卷(后称针经灵枢)合篇,...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1.html

金匮要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94.htm

金匮要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02.htm

素问太素正文对照考正_【中医宝典】

...),内有黄帝内经和有关三书篇目考一篇。鉴于素问灵枢甲乙经太素脉经医心方所引未见于二十三卷本的太素文字)没有作为对照内容。 二 日本小曾户洋先生依据日本仁和寺卷子本太素,撰写素问〉、〈灵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9.html

素问校诂派学术研究内容_【中医宝典】

...数则。 例一: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素问·玉版论要) 宋以前校注 唐·王冰:色深则病甚,故必终齐乃已。 注释派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46.html

杂刺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脏,脏会,腹中寒热气去而止,与刺之腰,发脏而泄①出血。刺背输,迫脏刺之,使脏气会通腹中,寒热气尽乃止,并刺腰中,发其脏气,出其血也。平按:素问“热”下无“气”字“腰”作“要”;“发脏而泄出血”作“发针而泄出血”。“脏气会通”,袁刻脱...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4-6.html

内经素问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二,演述难经,西汉仓公传其旧业,东汉仲景撰其遗论,晋皇甫谧刺为甲乙,隋杨上善纂为太素,唐王冰笃好之,大为次。(林亿素问内经素问,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指为诸韩...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6-25.html

内经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清初著名医家张志聪主持编著的皇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是一种影响颇大的内经本。张氏集注本的注释水平较高。例如对阴阳别论中“二阴二阳发病,善张,心满善气”一句之“心满善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6.htm

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冲脉、任脉……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③概指病情轻、病位及新发病等。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深。”④浮越。指向上向外的动势。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⑤透露于外。灵枢·五色:“...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71.htm

共找到485,1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