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ressions of a book or an essay 阅读完毕后的感想 写读后感想的文章 写一篇读后感 国语辞典 看完文章或書本內容後的內心感受。 如:「報章雜誌上,常可看見有許多讀者投書寫下的讀後感。」...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文体,大多是借事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长短不定,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托物寓意,借物抒情。 《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
...周敦颐的《爱莲说》流传千古,感染世人。那么,《爱莲说》的生活基础和思想根由是什么?莲花对周敦颐又产生了什么特殊的影响呢? 早在周敦颐为父守孝期间,舅父郑向一直牵挂其胞妹与外甥孤儿寡母生计艰难。待周敦颐守制服满后,郑向立即派周敦颐同母异父的...
...,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班人爱其...
...228-229 .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 .九年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171-172 . 3、周敦颐与《爱莲说》·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Journal of Gannan ...
...《如此广州》读后感 越客 前几天,《自由谈》上有一篇《如此广州》〔2〕,引据那边的报章,记店家做起玄坛和李逵〔3〕的大像来,眼睛里嵌上电灯,以镇压对面的老虎招牌,真写得有声有色。自然,那目的,是在对于广州人的迷信,加以讥刺的。 广东人的...
...《家·春·秋》读后感 原创文学稿件来自:广东省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南2栋218-林艳芬 在《家·春·秋》中,巴金先生把他对于一个不合理制度的积愤吐露出来,他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自己的控诉。小说里面的许多场面都是巴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的。...
...散文篇名。北宋周敦颐作。文中将象征“隐逸”的菊花、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君子”的莲花作对比,感叹世上缺少隐者而多爱富贵者,歌颂了“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并寄托了作者洁身自爱的情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