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_【中医宝典】

...在《黄帝内经》中总有一个人在黄帝问话后,回答问题,他就是岐伯岐伯,相传亦为黄帝之臣,又是黄帝的太医,奉黄帝之命尝味各种草木,典主医病。他还与雷公研讨经脉。《黄帝内经》即黄帝与岐伯等讨论医理而作。相传岐伯曾乘由12白鹿拉的绛云车,遨游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95.html

岐伯与岐黄_【中医宝典】

...岐伯是我国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由于是传说,关于他的籍贯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而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县人。如清·乾隆年间《庆阳县志·人物》记载:“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13.html

上古名医—岐伯_【中医宝典】

...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宋代医学校勘学家,林亿等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表》中强调:“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乃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62.html

医祖岐伯万世流芳_【中医宝典】

...岐伯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始祖,而《黄帝内经》(又分《素问》和《灵枢经》二书)从文字载述,主要是"黄帝问、岐伯答"的内容,当然,《内经》全书所反映的是黄帝(轩辕氏)与六位大臣、医学家的问答,其中《素问》涉及到三位,如《天元纪大论》、《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00.html

岐伯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宋代医学校勘学家,林亿等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表》中强调:“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乃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bo/index.html

岐伯神圣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备急千金要方》岐伯神圣散治万病,痈疽癞疹癣,风痿骨肉疽败,百节痛、眉毛发落,身体淫淫跃跃痛痒、目痛烂,耳聋齿龋,痔 方。天雄 附子 茵芋(《外台》作 草) 踯躅 细辛 乌头 石南 干姜(各一两) 蜀椒 防风 菖蒲(各二两) 白术 独活(...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qiboshenshengsan.html

岐伯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传说中上古时医学家,为黄帝之臣,人称歧天师。医理深邃,闻黄帝曾使其尝草木之滋味,主治病之方法,于医药功莫大焉。《黄帝内经》乃以黄帝歧伯之问答敷叙而成,是以后世或称医学为岐黄或轩歧之术。后世托名岐伯之著作甚多,计有《岐伯灸经》、《岐伯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981.htm

《黄帝内经》的问答体与岐伯的实在_【中医宝典】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岐伯等人的对问形式著书,既是溯源医史,又以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为医学建立了理论规范。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588.html

岐伯温义_《四圣悬枢》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热论》: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热病者,伤寒之类,非伤寒也。岐伯对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外感之病,统曰伤寒,而其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298/4.htm

岐伯阴阳脉例_《阴证略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盛之极,故关闭而溲不得通也。《正理论》曰∶关则不得溺。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枢》曰∶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故曰关格,非止吐逆、不得溺而已也。海藏云∶岐伯阴阳二脉,王注为足经,却举《灵枢》手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nzhenglveli/871-6-0.html

共找到5,0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