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窦晓光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现在已经公认PEG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是治疗慢性丙肝的金标准。在联合治疗方案中,利巴韦林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提高PEG-IFN的抗病毒效应(0.5-1.0log)。通过不同的机制,利巴...
...同时,这种治疗模式对于增加手术切除率,防止肿瘤远处转移,改善生存期和预测预后无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欧阳学农说,既往的术后辅助化疗,多从经验方案中选用,很难在治疗前较准确地判定其有效性,只有在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后才能发现其无效。新辅助化疗以...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3 cases) 目的: 对23例卵巢颗粒细胞瘤的治疗及可能的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化疗、放疗在卵巢颗粒细胞瘤治疗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1月...
...背景:开始发病各不一样的急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亦不相同,从没有症状到可以致命。目前尚未确定能预测刚发病的急性心肌炎患者病程的预示因子。本研究探讨心肌炎患者病程中各种参数的预测价值。 方法和结果:对21名通过组织学检查确诊为心肌炎的系列患者...
...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该抗体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其作用机制是与HER2受体结合后干扰后者的自身磷酸化及阻碍异源二聚体形成,抑制信号传导系统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在...
...作用。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机制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方面,这两种机制不是孤立存在和单独发挥作用的,它们相互协作共同杀伤肿瘤细胞,一般认为,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方式,体液免疫通常仅在某些情况下起协同作用。对于大多数免疫原性强的肿瘤,特异性...
...对照组小鼠被移植的S180瘤体不断长大,未见肿瘤被抑制现象。 ■临床应用 螺旋藻多糖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临床上已逐步用于肿瘤辅助治疗。广州医学院二附院曾波航等在研究螺旋藻多糖对白血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时发现,螺旋藻多糖在体外(10微克/...
...脑中风患者,其社会人口学及住院期间诊断评估临床 数据、其复健治疗效益性、出院时日常生活功能预后进步情形和相关预测因子、影响住院 天数长短的预测因子、出院至少六个月预后功能独立自主和使用长期照护机构的影响因素 和生活型态改变的情形。 我们的...
...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改变常规治疗方案或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来克服耐药。在血液肿瘤中,通过提高肿瘤化疗的强度,提高化疗药物剂量也是克服耐药的途径之一。 ...
...基因突变所致,研究人员将此基因全长序列和已知突变的探针制成了P53基因芯片,并制备出能同时检测250种肿瘤相关基因的芯片,将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用于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将各种病毒的特异性序列制成探针,有序地点阵到芯片上再与处理后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