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开阖_针灸聚英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有说.今人泥其而不详其说.妄言今日某日.某时其开.凡百病皆针灸此开.明日某日.某时其开.凡百病针灸明日开.误人多矣.今去其.直录其说.使人知某病宜针灸某经某.当用某日某时开方针.如东垣治前阴臊臭.刺肝经行间.用乙丑时矣.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uying/929-8-6.html

伏兔_下肢外侧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伏兔,名。出灵枢.经脉。别名外沟。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或术者以手腕横纹抵患者膝盖上缘,当中指到达处是。一说在膝盖上七寸(铜人腧穴针灸)。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307.html

龈交_头部正面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龈交名。出素问.气府论,原作龂交。属督脉。为督脉、阳明之会。在上唇内,唇系带上齿龈的相接处。布有上齿槽神经和上唇动、静脉。主治癫狂,痫症,鼻渊,牙龈肿痛,齿痛,口舌糜烂,鼻息肉等。向上斜刺0.2-0.3寸,或点刺出血。 〔...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30.html

肩外俞_人体背部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肩外俞,名。出针灸甲乙。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另说:“大杼旁三寸”(医学入门)、“平开大椎三寸”(广注)、“横直陶道四寸七分高些”(针灸集成)。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及...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58.html

针灸集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勉学堂针灸集成。四卷。清·廖润鸿撰。刊于1874年。卷一论针灸法、禁针灸、别、要、奇针灸禁忌时日等;卷二论骨度法及诸病针灸法;卷三-四为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本书引用了大量针灸文献。但多系转录自张介宾·...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28.htm

针灸集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又名勉学堂针灸集成。四卷。清·廖润鸿撰。刊于1874年。卷一论针灸法、禁针灸、别、要、奇针灸禁忌时日等;卷二论骨度法及诸病针灸法;卷三-四为十四经经穴及经外奇。本书引用了大量针灸文献。但多系转录自张介宾·...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06.htm

带脉歌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考正带脉穴道带脉之,李时珍谓起于季胁之章门,循带脉又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左右凡八。张介宾谓脉气所发,在季胁下一寸八分,名带脉。又足少阳会于维道,凡四金鉴针灸大成均言带脉五枢、维道凡六。考之带脉、...

http://qihuangzhishu.com/716/56.htm

会阴点_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定位:位于手小指背侧桡侧缘,小指成屈曲位,近侧指节骨中指节骨的指间关节部。左右手各1。(心经“少冲”直后方)主治病症:会阴部疼痛,疖肿,肛裂。备考:针灸大辞典:“会阴点……在小指桡侧第一指关节赤白肉际。可治疗会阴部痛。”针灸...

http://qihuangzhishu.com/136/136.htm

古代针灸治疗概述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古代针灸治疗文献曾有一种很科学的表现方式,即每一首针灸处方均附有该处方的取穴上一一标示组成该处方的所有腧穴。 由于古代不同的针灸流派有不同的理论经验,因此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同一个名可能是不同的;第二,不同穴名可能是同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4.html

经外奇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经外奇为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铜人腧穴针灸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 【经外奇】 明代以后的医家按照传统的观念把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铜人腧穴针灸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67.html

共找到595,8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