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传染方式和预防办法_【中医宝典】

...近些年来,在大城市基本上没有发现麻疹,关键是开展了麻疹疫苗接种。有些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由于预防接种没有普及,漏种的孩子较多,仍有麻疹发生,甚至发生流行。接种麻疹疫苗后,在孩子的体内产生了免疫力,即使接触了麻疹患儿,麻疹病毒进入了体内,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661.html

麻疹的预防_传染病_【中医宝典】

...的预防主要有: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离患者。麻疹传染力强,在流行期间,医疗防疫部门应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做到“病人不出门,医药送上门”,直到出疹后5天。托儿所、幼儿园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对接触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688.html

麻疹宜忌原则_【中医宝典】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大多流行于冬春两季,以6个月到5岁的小儿最易得病。患过麻疹的人,终身不会再感染麻疹。小儿一经感染,多数在10天左右发病,通常分为初热期、出疹朔、消退期三个阶段。初热期颇似感冒,大约为时3天,症见发热,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892.html

麻疹的诊断依据_传染病_【中医宝典】

...由于疫苗的广泛采用,近些年来不典型麻疹和轻型麻疹病例较多,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和防疫工作的及时性。为帮助大家掌握麻疹的诊断,卫生部特下发诊断标准(试行)。 (1)疑似病例:患者(多为儿童)有发热、咽红等上呼吸道卡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649.html

非典型麻疹临床表现_传染病_【中医宝典】

...麻疹,预后差。 4.新生儿麻疹胎儿出生前几天母患麻疹,出生的新生儿可患麻疹,有卡他症状,发热及密集的皮疹。 5.成人麻疹对麻疹病毒无免疫力的成人如患麻疹,一般临床症状较重,但并发症较少。患麻疹可发生、早产或死胎,新生儿可患麻疹。1982年国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789.html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赤白带 胎前产后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一 汤类 寒热门汤类 大小腑门汤类 虚损门汤类 疮毒门汤类 妇人门汤类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二 饮类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三 散类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四 丸类、丹类、膏类 丸类 丹类 膏类 ...

http://zhongyibaodian.com/michuanzhengzhiyaojuejileifang/index.html

麻疹疫苗的有关问题_传染病_【中医宝典】

...1、为什么说当易感儿在接触2日内按种麻疹活疫苗,仍可预防麻疹的发生? 由于麻疹的潜伏期长,接种麻疹活疫苗后,其能产生抗体的时间可与自然麻疹的潜伏期相接近,因此当易患儿在接触麻疹 2日内应急接种麻疹活疫苗,仍可预防麻诊的发生,若接触 2日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695.html

汪氏《医林纂要·麻疹部》_《专治麻痧初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汪氏双池《医林探源》曰∶麻疹乃六腑之留毒,发自足阳明胃,胃为六腑之海也。汤氏云∶小儿斑疮动于天行时气,热不能解,蕴积于胃,胃主肌肉,故毒瓦斯熏发于肌肉状如蚊子所啮,此证与斑不同,斑如锦纹有空缺处,如云头之状,麻则通身无空缺,但以疏密轻重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uanzhimashachubian/732-10-1.html

麻疹主治大法_《麻疹阐注》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凡麻疹出贵透彻.宜先用表发.使毒尽达于肌表.若过用寒凉.冰伏毒热.则必不能出透.多致毒瓦斯内攻.喘闷而毙.至若已出透者.又当用清利之品.使内无余热.以免疹后诸证.且麻疹属阳.热甚则阴分受伤.血为所耗.故没后须以养血为主.可保万全.此首尾治...

http://qihuangzhishu.com/276/9.htm

成人麻疹症状更重_传染病_【中医宝典】

...日前,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4月至8月是高发期。佛山市院皮肤科罗文峰医生介绍,最近两年成人麻疹发病有增多的趋势。专家提醒市民,成人麻疹的症状比儿童麻疹更重,肝损坏发生率高,市民应提高警惕。 麻疹症状与类似 “麻疹在出疹前有个前驱...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722.html

共找到29,0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