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他说要杀死我了,我就到南京,在教育部办事,由此进北京,做到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长。一九一八年“文学革命”运动起,我始用“鲁迅笔名作小说,登在《新青年》〔6〕上,以后就时时作些短篇小说和短评;一面也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96.html

《志林》序-出自《古籍序跋集》_【鲁迅全集】

...。其见于《文选》李善注,《书钞》,《御览》者,皆阙略,不可次第。 《说郛》亦引十三事,二事已见《御览》,余甚类小说,盖出陶珽妄作,并不录。 【注解】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点。《鲁迅日记》一九一四年八月十八日:“写《志林》四叶。”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24.html

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出自《中国小说史略》_【鲁迅全集】

...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 〔6〕 关于王士祯欲市《聊斋志异》事,据清陆以恬《冷庐杂识》云:“蒲氏松龄《聊斋志异》流播海内,几于家有其书。相传渔洋山人爱重此书,欲以五百金购之不能得。”倪鸿《桐阴清话》也有类似记载。 鲁迅小说旧闻钞...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90.html

鲁迅在日本7年_【鲁迅全集】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笔记,上有藤野先生注解 鲁迅像(仙台市博物馆)鲁迅与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著名作家都为留学日本派。1902年2月,21岁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成为东北大学医学部...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202.html

《少年别》译者附记-出自《译文序跋集》_【鲁迅全集】

...《少年别》译者附记〔1〕 《少年别》作者P.巴罗哈,在读者已经不是一个陌生人,这里无须再来绍介了。这作品,也是日本笠井镇夫选译《山民牧唱》中的一篇,是用戏剧似的形式来写新样式小说,作者常常应用;但也曾在舞台上实演过。因为这一种...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021.html

鲁迅朋友和学生_【鲁迅全集】

...鲁迅对青年人非常爱护,当作自己子弟看待。受到鲁迅指点、教导、拉拔学生非常非常多:增田涉、魏建功、傅斯年、罗家伦、柔石、殷夫(白莾,哥哥徐培根是国民党将领)、刘和珍、许广平、胡风、李霁野、李何林、曹靖华、韦素园、韦丛芜、冯雪峰、章廷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216.html

鲁迅译作_【鲁迅全集】

...鲁迅也以译作著名。在鲁迅留下1000多万字作品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他在前期主要翻译欧美文学及日本文学作品,如尼采、凡尔纳等,后期则主要翻译东欧文学及苏联文学革命文学作品。他翻译强调忠实原文,有时甚至连原句结构也不加改动,以“硬译...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214.html

《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出自《集外集拾遗》_【鲁迅全集】

...《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1〕 小说《士敏土》为革拉特珂夫所作名篇〔2〕,也是新俄文学永久碑碣。关于那内容,戈庚教授在《伟大十年文学》里曾有简要说明。他以为在这书中,有两种社会底要素在相克,就是建设要素和退婴,散漫,...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70.html

《文坛掌故》原文-出自《三闲集》_【鲁迅全集】

...8〕;也是青年革命艺术家潘汉年编撰《现代小说》〔9〕和《战线》;再加一个真是“跟在弟弟背后说漂亮话”潘梓年速成《洪荒》〔10〕。但前几天看见K君对日本人谈话(见《战旗》七月号)〔11〕,才知道潘叶之流“革命文学”是不算在内。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04.html

鲁迅公务员生活_【鲁迅全集】

...鲁迅做了14年中华民国公务员,级别是荐任,机关是教育部,单位是社会教育司(司长是夏曾佑),历任第1科科长和佥事(辅助司长高级幕僚)。主要业绩有:担任国语统一会教育部代表,协调制定注音字母(与马裕藻、朱希祖、许寿裳、钱稻孙共同提议并...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207.html

共找到845,9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