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引秘籍》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胡文焕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年—1644年 养性延命录 教诫篇第一 诫篇第二 杂诫忌禳害祈善篇第 服气疗病篇第四 导引按摩篇第五 御女损益篇第六 西山群仙会真记 序 识道 识 识人 识时 识物 养生 养形 养气 养心 ...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daoyinmiji/index.html

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易...

http://qihuangzhishu.com/152/3.htm

彭祖谷仙卧引_《养生导引》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导引方术,年过百岁而不衰,葛洪《神仙传》说殷代末年,彭祖曾传授养生方术给殷王,殷王得彭祖方术,行之见大效,于是要杀掉彭祖,以断绝他再传授于人,彭祖得知即不知去向。七十年有人在流河之西见他骑着骆驼在行游。于是道家便列彭祖为仙人,《庄子·...

http://qihuangzhishu.com/785/24.htm

卫生保健和养生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调气、眼养生方法部有新的发展,除了养生保健之外,它门还用来治疗某些疾病,尤其是与老年病防治相结合是其特点。 《诸病源侯论》虽不载方药,但有45门、106侯病症附有“补养宣导”,转录《养生方》、《养生方导引》达270条。治疗范围包括...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09.html

吕不韦论“养生患”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世人皆想身健康,劝君莫忘防‘患’。愚者闻之当笑谈,智者足戒得大安。” 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患者,贵富之所致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46.html

雨水养生要领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素问.藏气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甘以缓之。……肝欲散,急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立春时节,在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吃酸收之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053.html

_《医圆通》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按中一证,中字亦不恰切。夫养生,虽由外入内,并非能害人,必其人素缘中气不足,运化气衰,阴邪已经发动,偶遇饮食入内,阻滞不进,忽然闭其清道,人事卒倒,形如死人,皆是气机偶闭为之耳,何得谓之能中乎。即如平常气实之人,日日酒食厌饱,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12/46.htm

心腹痛门_《养生导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收缩,起伏振荡,然后用口吞气咽下数十次,并用两手相互摩擦使掌心发热,以热掌摩腹,则可使气下。□〔原文〕∶偃卧,仰两足两手,鼻纳气七息。除腹中弦切痛。〔解说〕仰卧,将两足掌两手掌向上仰,用鼻吸气,行气七息。可消除腹中痉挛剧痛。【小结】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daoyinfa/785-6-0.html

针刺保健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延寿;治病而用针,则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扶正祛邪,意在祛病除疾。因而,用于保健者,在选穴、施针方面,亦有其特点。选穴则多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施针的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亦不宜...

http://qihuangzhishu.com/152/86.htm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处的“道”,就是养生之道。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能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2-1.html

共找到418,1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