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掌相互摩擦,待发热后,在脐下小腹部沿顺时针方向抚摩200次左右。 1、摩小腹:双手掌相互摩擦,待发热后,在脐下小腹部沿顺时针方向抚摩200次左右。 2、揉关元、气海穴:以小鱼际掌揉关元,气海穴,各1~2分钟。 3、搓擦肾俞、命门穴:...
...语出《难经.六十九难》。是利用五行相生,子母关系的学说,把五行「木、火、土、金、水」配合「肝、心、脾、肺、肾」,从五行、五脏的子母关系,说明一部分的治病法则,有补母、泻子两种。补母:例如肾水生肝木,肾是母,肝是子,如果出现肝木虚弱证,不...
...摩腹约一分钟;顺时针方向揉小腹约100次(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按揉中脘、大横、天枢、大巨、水道、足三里各5~10分钟,以酸胀或有传导感为度。 2、患者俯卧位:自上而下推腰背部膀胱经循行部位约10遍;一指禅推、拨肝俞、八髎(自上而下,然后...
...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夫遽曰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是五行之气,皆有亢有制也...
...巨阙,泻之。寸口脉弦,心下,微头痛,心下有水气。宜服甘遂丸,针期门,泻之。寸口脉弱,阳气虚,自汗出而短气。宜服茯苓汤、内补散,适饮食消息,勿极劳。针胃脘,补之。寸口脉涩,是胃气不足。宜服干地黄汤,自养,调和饮食,针三里,补之。(三里一作胃脘)...
...巨阙,泻之。寸口脉弦,心下,微头痛,心下有水气。宜服甘遂丸,针期门,泻之。寸口脉弱,阳气虚,自汗出而短气。宜服茯苓汤、内补散,适饮食消息,勿极劳。针胃脘,补之。寸口脉涩,是胃气不足。宜服干地黄汤,自养,调和饮食,针三里,补之。(三里一作胃脘)...
...直下赤白肉交界处,以艾条温和灸两侧穴位,各10~15分钟,每日灸2~3次。用于各种泄泻。 4.推拿法 方法一:分阴阳,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小天心,运水入土。用于湿热泻。 方法二:分阴阳,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运土入水。...
...异经补母泻子是指取与病经有相生关系的异经五腧穴,施行补母泻子法。例如:肾经虚证,“虚则补其母”,可取与肾经有相生关系的肺经(肾属水,肺属金,金生水,肺经为肾经之母),在肺经经气流注时辰刚过的卯时取肺经的母穴输土太渊(土生金)及肺经的本穴...
...伤矣,生生变化之机已塞,非用法以导之,则生化之源无由启也。揉腹之法,以动化静,以静运动,合乎阴阳,顺乎五行,发其生机,神其变化,故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病。补不足,泻有余,消长之道,妙应无穷,何须...
...脾虚食后即作泻,腹满不渴少精神,面黄懒食肌消瘦,参苓白术奏奇勋。[注]脾虚泻者,多因脾不健运,故每逢食后作泻腹满不渴,精神短少,面黄懒食,肌肉消瘦也,宜用参苓白术散以补脾,其泻自止。(参苓白术散)方见脾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